1988年5月10日,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前身——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經國務院批準成立,成為我國第一個國家高新區,承擔起先行先試的作用,25年間引領著全國高新區的發展。而作為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區,新時期海淀園的發展思路和方向無疑格外引人關注。
前不久,北京市海淀區發布了《進一步加快核心區科技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13-2015)》以及《海淀區戰略新興產業技術路線圖》,旨在為落實國家對中關村示范區核心區提出的建設具有全球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目標做出探索。近日,本報記者通過對《實施方案》和《路線圖》制定者、參與者的采訪,探尋中關村海淀園未來的發展思路和方向,并展示作為中關村示范區核心區的海淀園在新時期實現再發展的最新探索。
“在我們睡大覺的時候,世界正在發生著驚人的變化。地球是圓的,但世界是平的。世界正在被快速的攤平或鏟平,全球化也正在進入繼國家全球化、公司全球化之后的全球化3.0時代,即個人全球化時代。”托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書中這樣描述,真切地告訴人們,這個世界正在以驚人的速度變平。
作為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區,海淀園是我國最早探索國際化的園區,這里的領導者早已意識到“世界是平的”這一現實,并將國際化的視野和思維運用在園區日常發展中。在北京市海淀區最新出臺的《進一步加快核心區科技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13-2015)》以及《海淀區戰略新興產業技術路線圖》中,他們積極學習借鑒發達國家發展科技園區的經驗,積極探索國際化,為打造真正的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中心作出科學規劃。
《實施方案》 調結構、轉方式
據介紹,《進一步加快核心區科技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13-2015)》是在追蹤世情、把握國情、響應市情、結合區情的基礎上,經過廣泛深入地調查研究后形成的指導核心區未來3年發展的重要文件。
“《實施方案》是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的行動指南。” 中關村示范區核心區研究中心主任宋潔塵說,國際金融危機之后,各發達經濟體紛紛推出搶占未來科技和產業競爭制造點的新一輪創新規劃。
在歐洲,2011年11月歐盟委員會率先推出歐盟“地平線2020”科研規劃,規劃分基礎研究、應用技術和應對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三大部分,其中基礎研究預算為246億歐元,用于提高歐洲基礎研究水平,使歐盟基礎研究保持世界先進水平;應用技術研發預算為179億歐元,用于推動信息技術、納米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先進制造技術和空間技術等領域的研發;在應對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領域的預算為318億歐元,用于應對氣候變化、“綠色”交通、可再生能源、食品安全、老齡化等領域的研發,用于建設“包容的、創新的、安全的社會”。同時,規劃還向“戰略創新議程”項目投資28億歐元,為中小企業創新投資25億歐元。
在美國,奧巴馬在其總統第一任期即提出要重塑美國科學政策的公正與完善,在未來10年內將聯邦政府的基礎研究投入翻一番,在全國范圍內加強科學教育與培訓,鼓勵創新;轉變美國經濟的發展模式、提高國民健康水平、維護國家和國土安全,應對21世紀的挑戰。奧巴馬連任后,進一步明確提出要在新能源、大數據等戰略重點領域取得突破。近期,歐洲和美國又分別推出各自的“腦計劃”。
“此次推出的《實施方案》不是地方版的經濟發展規劃的翻版,而是立足搶占全球科技創新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制高點,為今后一個時期推動科技創新和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指明方向,是行動指南和戰略布局。”北京市海淀區副區長、中關村海淀園管委會主任孟景偉說。
《實施方案》定目標、打基礎
《進一步加快核心區科技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13-2015)》的起草始終立足于“為實現一個目標打基礎、為服務國家戰略添動力、遵循兩個規律謀創新”。
一個目標就是到2020年將中關村示范區核心區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實施方案》在全面審視中關村示范區核心區與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差距的背景下,系統提出了3年打基礎的重點方向和路線圖。
服務國家戰略就是勇于承擔國家賦以中關村示范區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支撐者、制度創新的探路者、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引領者、戰略性新興產業策源地、創新型人才戰略高地的角色。《實施方案》緊緊圍繞國家和北京市對中關村示范區核心區發展的厚望,充分體現建設創新型國家,北京建設中國特色世界城市等戰略層面的要求,重點對科技創新、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政策先行先試、人才特區建設等進行全面謀劃。
為了確保《實施方案》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海淀區還特別強調要在遵循兩個規律基礎上謀劃創新。一是著眼未來、遵循創新發展規律。《實施方案》放眼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潮流,深刻把握創新發展的內在規律。二是結合區情,貼近企業訴求,遵循市場規律。《實施方案》不僅廣泛征求了中關村管委會、北京市科委、海淀區各相關政府部門的意見建議,充分吸納了中關村企業家、行業協會、產業聯盟和眾多專家學者的意見建議,同時借鑒了國內外的成功做法,實現了真正的開門制定方案。
《實施方案》起草過程也是中關村示范區核心區政策制定者對創新規律認識不斷深化的過程。因此,《實施方案》中也集中體現了中關村示范區核心區對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最新認識,并成為《實施方案》的顯著亮點。總體上,可以歸納為5個導向的創新,即在價值取向上堅持市場導向的協同創新;在技術路線上堅持顛覆導向的原始創新;在基礎支撐上堅持環境導向的內生創新;在資源整合上堅持開放導向的全球整合創新;在政府引導上堅持改革導向的鏈式政策創新。
為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再出發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近來多次強調用勇氣和智慧打造中國經濟的升級版。我們理解,勇氣就是要深化改革,釋放改革紅利;智慧就是要靠科技創新。”宋潔塵表示,與既有版本相比,中國經濟升級版更加強調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充分利用市場的倒逼機制,促使企業加快科技創新、產品創新、品牌創新、產業組織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提升企業整體素質和競爭力。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加強研發平臺建設,加大對中小企業、微型企業技術創新的扶持力度,加快建立高校、科研院所技術成果向企業轉移機制;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積極創新人才培養和激勵機制,造就高素質人才隊伍;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營造有利于創新潛能充分釋放的體制環境。《進一步加快核心區科技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13-2015)》立足于在完善支持創新的政策體系上取得新突破、在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系上取得新突破、在構建發現和支持具有行業領先和顛覆性源頭項目的機制建設上取得新突破、在培育和打造具有技術主導權的產業集群上取得新突破、在吸引國際要素流入和向國際輻射上取得新突破,從而為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提供強大的改革示范和創新引領示范作用。
此外,《實施方案》堅持將推動科技創新和支持各類高端人才創新創業更加緊密地結合在起來,營造激發夢想的良好環境、完善鼓勵追夢的激勵機制、構筑成就夢想的各種舞臺,全力打造人才創新創業的沃土。
“《實施方案》就是要在助力眾多創新創業人才成就夢想的基礎上,實現中關村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宏偉目標,進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的創新基礎和社會基礎。”孟景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