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政策 > 正文

助推中關村人才特區建設

日期:2014-01-07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字體: ]

中關村人力資源服務業處于全國領先位置,服務體系較為完備,產業化發展趨勢明顯,新興業態不斷涌現,具備了較好的發展基礎。

 

中關村人力資源服務業的主要發展特征

人力資源服務體系較為完備、產業化發展趨勢明顯、在全國進行業務布點和拓展是中關村人力資源服務業的主要發展特征。

——人力資源服務體系較為完備

中關村人力資源服務業具有業務全、業態新的特點,能夠為不同類別的用人單位和不同層級的勞動者提供求職招聘、職業指導、管理咨詢、人才測評、人力資源規劃、培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務代理、高級人才尋訪、薪酬管理、勞務派遣等方面的服務,基本形成了廣覆蓋、全方位、多層次、多元化的人力資源服務體系。目前,中關村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主要有以下四類:一是政府設立的人力資源公共服務機構,主要提供公共就業、公共人才開發配置以及檔案管理、社會保險服務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務代理服務;二是市場化、經營性的內資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為企業提供不同環節的人力資源配置、管理、咨詢服務;三是一些部門和行業所屬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主要承擔行業和系統內人力資源開發流動配置服務;四是外資和中外合資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主要為跨國公司和國內大中型企業提供中高端人力資源服務。

——產業化發展趨勢明顯

近年來,中關村人力資源服務業的規模不斷擴大,銷售收入快速增長,在中關村核心區、CBD、金融街等科技、金融、商貿服務業發達地區形成了一批人力資源服務業集聚區,集聚效應逐漸顯現,整體競爭力明顯提高。HRoot公布的2012年全球人力資源服務機構50強中我國僅有的兩家上榜企業——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公司(簡稱“中智”)和智聯招聘,總部都設在中關村。中智和北京外企服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北京外服”)入選了2013年中國企業500強。中智以人力資源服務為主業,憑借中央級優質企業平臺、精干專業的人力資源服務團隊、寬厚的多元化人力資源服務體系、領先的信息技術服務系統,為全球3萬多家企業提供人力資源服務。中智連續六年入選中國企業500強,2013年列中國企業500強第307位,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第98位。2006年-2013年,中智連續八年列中國人力資源企業第一位。北京外服服務于來自上百個國家和地區的萬余家客戶,以及在這些機構中工作的80多萬名中外雇員,是在華跨國企業首選人力資源戰略合作伙伴。智聯招聘、中華英才網是我國在線招聘領域的領軍企業。這些網絡招聘機構經歷多年持續投入和運營之后,近年開始扭轉虧損形勢。智聯招聘2010年實現了收支平衡,從2011年起開始盈利。

——在全國進行業務布點和拓展

中關村既有人力資源行業內知名的服務品牌機構,如中智、北京外服等,也有近年來快速成長起來的服務機構,如智聯招聘、中華英才網等;既有提供綜合服務的較大規模服務機構,如中國四達、科銳國際、易才集團等,也有在細分行業內處于國內領先地位的專業化服務機構,如鼎源萬家、太和顧問、聯源智信、和致咨詢、泰來獵頭、東方慧博等。

中關村人力資源服務業呈現出較強的總部經濟特征,很多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總部在中關村,但在全國進行布點和拓展,業務范圍遍及國內各省市,這一發展模式不僅強化了中關村人力資源服務業對全國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同時也有助于為中關村招才引智。比如,中智以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大連、沈陽、杭州、蘇州、南京、廈門、青島、天津、成都、武漢、西安等15個城市為中心,建立了覆蓋全國131個城市的服務網絡;北京外服依托網站、呼叫中心等技術手段,在全國建立了110余家投資公司及分公司,形成了以北京和上海為中心、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300余座城市的服務網絡,通過“一地簽約,全國服務”的模式為客戶提供業務支持;智聯招聘的業務遍及全國50多個城市;中華英才網設立了北方、華東、華南和中西四個服務大區,在上海、廣州、成都、深圳、蘇州、杭州、南京、武漢、長沙、西安、天津、大連、青島等多個城市設有分支機構;易才集團在上海、天津、大連、重慶、沈陽、深圳、廣州、長沙、成都等城市設立了服務網絡。一些企業借助人力資源服務信息網絡,積極“走出去”,為國內外企業提供人力資源服務,如中國四達的服務足跡已遍及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中關村人力資源服務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差距主要表現為規模相對較小、發展的層次和技術含量較低、國際競爭力弱。

——規模相對較小

中關村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規模普遍偏小,95%的民營服務機構屬于小微企業。這些小微企業的人員規模大多在10人以下,年營業收入在百萬元左右,存在研發能力弱、發展資金少、信息化水平低、服務內容不規范等方面的問題。

——發展的層次和技術含量較低

與全國人力資源服務業的發展情況類似,中關村人力資源服務業目前尚處于粗放式發展階段,專業化程度不高,發展的層次和技術含量較低,提供差異化、個性化、復合型服務的能力不足。當前中關村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所提供的服務主要集中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務代理、勞務派遣、招聘洽談會等低端服務上,管理咨詢、人才測評、高級人才尋訪、人力資源規劃、服務外包等中高端服務還較為薄弱。總體而言,中關村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缺乏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價值、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服務產品和項目,服務能力、市場競爭力與中關村“面向世界,輻射全國”的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定位還有較大差距,不能有效滿足中關村產業發展對各種人才特別是高層次人才的需求。

——國際競爭力弱

中關村在人力資源服務業的一些細分領域有國內領先的創新型企業,但在企業規模、基礎建設、業務價值、服務品牌、國際化水平等方面,中關村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與國外知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

深化人才特區建設需要大力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

形成結構合理、優勢突出的人才體系,使中關村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才戰略高地。

中關村建設人才特區的首要任務是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創新,增強人才吸引力,聚集和培養一批優秀創新創業人才特別是產業領軍人才,形成結構合理、優勢突出的人才體系,使中關村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才戰略高地。為此,中關村不僅要創新體制機制、出臺優惠政策、打造產業平臺,通過政府的招才引智行動積極吸引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同時也應大力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構建多層次、多元化的人才市場體系,推進和深化人才特區建設。

——借助獵頭公司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

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由獵頭公司以商業行為搜尋全球高層次人才不僅效率高,而且可持續。發達國家都非常重視發展獵頭公司,利用獵頭公司為本國搜尋和引進全球高層次人才。比如,美國政府實施扶持獵頭公司發展的產業政策,將發展商業獵頭提升到國家人才戰略的高度,把一些高層次人才的尋訪和引進工作委托給商業獵頭公司開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中關村建設人才特區,需要借助獵頭公司的力量,利用其國際網絡和人脈關系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提高人才引進工作的效率。目前,中關村本土獵頭公司已具備一定的規模和實力,一些國際獵頭公司如海德思哲、光輝國際、羅素雷諾斯、史賓沙等也已在北京落戶,今后中關村管委會應加強與本土、國際獵頭公司之間的合作。

——構建多層次的人才市場體系

中關村是我國最大的科技創新高端資源密集園區,肩負著成為我國走向創新型國家建設重要引擎的歷史使命。為完成這一使命,中關村應將吸納和培育產業領軍人才作為人才特區建設的首要任務,同時也應構建起保障現代服務業和新興產業發展的多層次的人才市場體系,發揮吸引人才的“虹吸效應”,為中關村企業提供不同層次的人才和全方位的人力資源服務。大力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充分發揮市場配置人才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是中關村人才特區的重要任務。

——依托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加強職業技能培訓

北京中關村IT專業人士協會《2011年度中關村IT業人力資源狀況調查報告》顯示,中關村IT從業者希望獲得的政府支持中,增加職業技能培訓排在首位。

近年來,中關村管委會建設了人才培訓基地,依托培訓基地舉辦了中關村企業家黨校培訓班、創新創業(海歸)人才高級培訓班、大學生創業培訓等活動,提高了人才培養效益。不過,中關村管委會直接開展的培訓活動覆蓋面有限,受益的只是一部分企業家。繼續推廣政府購買服務,通過合同、委托等方式向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購買培訓服務,依托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加強中關村企業員工的職業技能培訓是大勢所趨。此外,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可以承接或幫助中關村企業開展人才招聘、檔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社會保障管理、人力資源規劃等方面的業務,使中關村企業獲得專業、高效的人力資源服務,助推企業發展,同時也有助于充分保障企業員工的利益。

加快中關村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的思路和對策

重點發展管理咨詢、人才測評、高級人才尋訪、人力資源規劃、服務外包等中高端服務,積極培育新業態、新模式。

——加快中關村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的基本思路

按照中關村自主創新示范區和人才特區的建設要求,加快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政策,鼓勵非國有資本進入,擴大人力資源服務業的對外開放水平,加大對人力資源服務業的政策扶持力度,增強發展動力,激發市場活力。加快人力資源市場專業化、信息化、產業化、國際化建設步伐,以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區為載體實現產業集聚發展,重點發展管理咨詢、人才測評、高級人才尋訪、人力資源規劃、服務外包等中高端服務,積極培育新業態、新模式。

——加快中關村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的具體對策

1.構建人力資源服務業開放型新體制

進一步開放中關村人力資源市場,鼓勵發展非公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吸引國內外知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到中關村投資,提升國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與國際知名服務機構的合資合作水平。國家放寬股權方面的要求,允許中關村進行先行先試,在中關村設立外資控股比例不高于70%的中外合資人才中介機構,允許已落戶中國大陸地區的中外合資人才中介機構在中關村獨資經營。對有一定實力、社會信譽好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申請在中關村設立分支機構,可放寬總公司成立年限要求。允許在中關村工作或創業的外籍人才參加與職業相關的國內職業資格證書考試;鼓勵和支持中關村本地人才參加國際職業資格證書考試。推動中關村人才市場和國內各省市、國外人才市場的對接。

2.打造人力資源服務業產業園區

人力資源服務業是中關村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關村發揮人力資源優勢的重要載體。建議將人力資源服務業納入國家財政部等四部委實施的中關村現代服務業試點范圍,使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能夠享受國家政策支持。在中關村核心區設立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作為中關村現代服務業試點園區。根據中關村一區多園的布局,實行一園多地、多個分園產業區的格局,逐步形成首都人力資源服務業產業園區發展平臺。產業園區可通過租金減免、政府優先購買公共服務等優惠政策吸引高端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入駐,探索高端人力資源服務業的發展模式,促進行業集聚發展、創新發展。要加強產業園區內的體制機制創新,取消或簡化行政審批事項,從服務對象的實際需求出發,將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下沉到園區,以構建園區一站式服務網絡為主體,加大人才公共服務投入,擴充和完善人才服務功能。

3.培育中關村人力資源服務品牌

建立健全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相配套,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地方標準體系,并做好標準的實施與推廣工作,培育中關村人力資源服務品牌。大力推動人才市場和勞動力市場的整合,打破阻礙人力資源市場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形成公共服務和經營性服務協調發展的人力資源市場服務新格局。加強對人力資源市場的日常監管,及時有效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規范市場秩序。加快行業協會和非營利服務機構的轉型步伐,推進產業聯盟建設,更好地發揮這些行業組織在行業自律、服務會員、技術服務、溝通企業等方面的作用。推進中關村人力資源服務業誠信管理機制建設,開展誠信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創建活動,樹立誠信為本的行業風尚。結合人力資源服務等級劃分與評定,開展行業誠信評估,評選誠信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樹立行業良好形象。拓寬人才培養途徑,加強從業人員隊伍建設,認真實施人力資源服務業從業人員職業資格制度,積極開展人力資源服務結構經營管理人員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和水平。

4.通過中關村瞪羚計劃支持高端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發展

鼓勵發展獵頭、人力資源服務外包、薪酬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咨詢等新興業態和產品,引導創業風險投資機構和信用擔保機構予以扶持。將高端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納入中關村瞪羚計劃,經認定的企業可享受貸款貼息、貸款擔保等優惠。加強產業體系建設,推動中關村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提高專業化水平和產品創新能力,提供更多差異化、特色化、精細化服務。

5.設立中關村人力資源服務業產業引導資金

設立中關村人力資源服務業產業引導資金,用于人力資源服務業標準研究制訂,人力資源服務企業的扶持和獎勵,人力資源服務業重大活動的舉辦等。對那些為中關村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要給予適當獎勵或傭金補貼。引導和支持中關村企業實施人力資源服務外包。積極開展人力資源服務宣傳推介活動,促進人力資源服務供求對接。

6.加大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投融資支持力度

創新金融產品,借鑒中關村中小科技型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經驗,研究并開展人力資源服務企業服務協議抵押貸款。支持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利用資本市場進行直接融資,多渠道籌措發展資金。加強金融機構與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之間的對接,鼓勵各類創業風險投資機構進入人力資源服務業,促進中小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發展,切實解決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融資難的問題。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