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記者就房山區轉型發展問題對區委書記曾贊榮進行采訪。他表示:今后五年,房山區將在首都疏解功能謀發展的大背景下,全面建設生態宜居示范區和中關村南部創新城,奮力打造京保石發展軸橋頭堡,在把握機遇、應對挑戰中,努力走出一條具有房山特色的轉型之路。
綠色是房山轉型底色
“京津冀協同發展,使房山成為京保石發展軸上的戰略起點,‘內承外聯’作用和高端要素加速集聚的態勢越來越凸顯,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國家生態保 護與建設示范區等房山發展的金字招牌,以及首都新機場建設等帶來的一系列重大機遇,是房山轉型發展的優勢所在。”曾贊榮說。
近年來,房山高擎生態文明建設大旗,走綠色發展道路,同時抓住轉型這個主題,加速清退疏解低端產業、騰籠換鳥的步伐,產業結構不斷向高精尖轉型,生態環境大為改觀,民生福祉不斷增進。
在談到生態宜居示范區建設上,曾贊榮表示,綠色是房山轉型發展的底色與競爭力所在。發展中要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強烈意識,在堅決打贏污染 治理攻堅戰的前提保障下,倍加珍惜獨有的山水資源,以優化城市生態空間和提升山區生態涵養功能為重點,加快建設規劃面積超過7000畝的青龍湖森林公園二 期等一批環首都大公園,持續實施太行山綠化、京津風沙源治理等工程。到2020年,全區的林木綠化率將達到60.5%,人均公園綠地由現在的14.58平 方米上升到15.72平方米,打造首都西南的綠色生態屏障。
打造中關村南部創新城
在建設中關村南部創新城上,曾贊榮表示,要把中關村房山園作為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突破口,加速中關村南部創新城強勢崛起。一方面全面優化創新服務環 境。目前已經出臺了《房山區關于支持小微文化創意企業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創業扶持政策,打造了創新谷、北大訓練營等22個雙創平臺,以最佳的服務吸引高 端要素、激發創業熱情。另一方面全面推動功能園區轉型升級、邁向高精尖。加快國家互聯網安全金融示范園、北京基金小鎮的集聚功能。目前小鎮已引進文資光 大、國開城市發展基金等166家企業入駐,基金管理規模3077億元。計劃到2020年,小鎮將引進、培育具有較大規模的基金機構超過500家、管理資產 總規模超過萬億。今后,房山區還將發揮中關村南部創新城輻射帶動作用,加強與協作地區的對接,推動成果轉化基地、產業園區和研發基地“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