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中關村科學城建設圍繞四個“聚焦”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一要做好規劃。制定中關村科學城提升規劃,解決好空間和功能問題。首先是優化空間,海淀“山前”地區重點是騰籠換鳥,推動老舊廠房、低效土地騰 退置換,“山后”地區重點是細化空間規劃、科學布局。加強與昌平沙河科技商務區的統籌,實現與未來科學城的聯動。其次是統籌功能布局,強化原始創新和自主 創新功能,對現有業態進行調整,給央屬研究機構、高校留出研發空間。從中關村大街改造提升入手,完善服務配套功能,補充文化、商業、生活服務等公共服務設 施,提升夜間公共服務,改善北部交通,把握好職住比,營造留人環境、宜居宜業環境。
二要加強服務。服務就是為“主力出征”做好“支前”工作。科學城專項辦要主動做好對接,為國家重大原始創新項目落地做好服務,同時要關注中央重 大改革舉措出臺,做好軍工企業轉制、軍民融合、央企“混改”方面的對接。要搭建更多科創服務平臺,支持企業多出創新成果。要大力發展科技服務業;辦好中關 村銀行,用好150億科創基金,加強“四板”建設,打造跨區域的科技創新交易平臺。要支持區域內科研單位和企業布局海外創新合作基地,融入全球創新網絡;積極引進知名跨國企業研發總部落戶科學城,提升國際化發展水平。
三要創新政策。一方面要積極爭取國家層面政策,另一方面要研究市級層面政策,圍繞調動人才積極性,針對領軍科學家和創新型企業家精準施策。研究 制定新的高級人才獎勵措施和人才引進辦法,將人才指標向科學城傾斜。推進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綜合試點和海外高端人才永久居留便利服務試點,支 持建設國際人才社區,保持中關村領先優勢。以頂尖科學家和機構為重點,特別是瞄準具有諾貝爾獎潛力的科學家,提供全鏈條創新支持平臺,同時力爭引進更多諾 貝爾獎級科學家和國際頂尖創新團隊。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要開展政策落實專項督導評估,以創新人才的獲得感來檢驗政策效果。
四要促進成果轉化。要盡可能提高科技成果就地轉化率,重要的是把企業創新積極性調動起來,政府要牽好線。要特別關注科技貢獻率、高新企業總收 入、“獨角獸”企業數量等,關鍵是要留住創新企業總部和領軍企業。要盯住有市場發展潛力的創新企業特別是“獨角獸”企業,做好精準服務,培育更多行業領 先、國際一流的千億級企業。要特別關注和支持創新型中小微企業成長,通過發展智能制造加強創新載體建設,為研發、孵化和成果落地提供空間支撐。探索“投貸 聯動”融資支持模式,培育小巨人企業。要密切關注變革性產業發展,支持引領產業變革的顛覆性技術創新,同時注重做好知識產權保護工作。
五要完善工作機制。堅持中關村部際協調工作機制。海淀區、中關村管委會要立足抓好中關村科學城,進而帶動“一區十六園”發展。海淀區要積極履行 屬地責任。中關村管委會要對十六園發展加強協調,與規土委共同做好十六園控規。中關村發展集團要發揮好平臺作用,并適時納入國有資本改革試點。相關部門都 要支持中關村科學城發展,適當傾斜政策,該下放的權力下放給區里,上下形成工作合力。還要大力宣傳中關村創新文化和創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