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資料 > 正文

“左手傳奇”鋼琴大師格拉夫曼講述藝術人生

日期:2011-04-14  來源:千龍網
[字體: ]

   他以“左手演奏”而見長;他是馳騁樂壇的鋼琴巨星郞朗、王羽佳的恩師;他的傳奇經歷為世人矚目。4月15日,鋼琴大師加里·格拉夫曼將在國家大劇院獻上精湛技藝。13日晚,格拉夫曼現身國家大劇院“藝術1+1”訪談活動,與眾多愛樂人分享了自己頗具傳奇色彩的藝術經歷。

  小提琴世家走的鋼琴神童

  “格拉夫曼”這個姓氏屬于一個成就彪炳的小提琴家族,加里·格拉夫曼的父親是一個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曾因扛不動最小號提琴而改學鋼琴的他卻在黑白鍵上顯示出了天賦。他7歲進入世界音樂圣殿柯蒂斯音樂學院,18歲一畢業便與費城管弦樂團舉行了音樂會,從此聲名鵲起。在獲得利文特大獎之后,格拉夫曼又追隨魯道夫·塞爾金和霍洛維茨這兩位上世紀的鋼琴巨匠進一步學習,其中更是與霍洛維茨學習了長達七年之久。格拉夫曼回憶說,“霍洛維茨教會我最多的,就是認識到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你不能強迫他去接受你認為是正確的東西。所以我教學生的時候,不會強制灌輸他們這個應該怎么彈,那個表達的是什么情緒,這一切都由學生自己去發揮想象。”

  “左手傳奇”書寫藝術人生

  對于一位鋼琴家來說,手就是生命和一切。因為演奏鋼琴通常是用右手演奏旋律,左手進行伴奏。如果只用一只手表現兩只手所能達到的豐富音色和美妙旋律是極其困難的,要想達到完美的左手獨奏更是難上加難。然而,格拉夫曼恰恰就經歷了這樣一場艱難的過渡。

  1879年,格拉夫曼在50歲的時候患上局限性肌肉障礙這一職業病。對于一個鋼琴家而言,這幾乎等于被宣告了演奏生涯的終結。經過兩年休整,他開始以超人的毅力專攻左手演奏的獨奏或協奏曲目,這也為他的藝術這路打開了一扇大門。他說,“得失之間讓我更加有精力和機會去注意左手的鋼琴曲目,這也讓我發現了從前沒有意識到的左手音樂之美”。自80年代起,格拉夫曼以左手鋼琴家的身份重出江湖,與祖賓·梅塔指揮的紐約愛樂樂團等一流名團開始合作左手協奏曲,數場轟動的演出讓格拉夫曼在重新在樂壇刮起了“左手旋風”。

  曾先后近40次到訪中國,并熱愛收藏中國文物字畫的格拉夫曼自認為與中國有著不解之緣,這種緣分更是體現在其學生之中。目前活躍于世界琴壇的著名中國鋼琴家之中,郎朗、王羽佳和張昊辰均是其得意門生。這樣的成就使得這位繼約瑟夫·霍夫曼、埃弗倫·津巴利斯特和魯道夫·賽爾金之后成為柯蒂斯音樂學院院長的鋼琴大師,成為教學、演奏全面開花的傳奇人物。格拉夫曼說,“作為院長,我不會根據自己的喜好把意圖強加在學生們身上,我們是要培養有特點的音樂家,而不是統一風格的演奏者。”

  隨后,主持人還邀請到一位國家大劇院會員俱樂部的琴童現場演奏了一曲肖邦的波蘭舞曲,格拉夫曼手把手地進行了親自指導。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