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資料 > 正文

中關村——戰略性新興產業高地

日期:2011-10-24  來源:京報網
[字體: ]

  綠樹成蔭,濕地和湖水環繞,鳥鳴聲聲,愈顯幽靜。

  這不是公園,而是位于北郊的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坐落在園區中心的博奧生物有限公司,是第一家入園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眼下,依靠自主研發的國際先進水平生物芯片,博奧已從一家“零收入”的企業迅速成長為年收入近2億元的生物醫藥企業,收入以年平均超過70%的速度增長。

  取幾滴血液,滴在指甲大小的生物芯片上,就能迅速查出所患疾病或患潛在疾病的風險程度。生物芯片在上世紀末迅速興起。在邁進新世紀的第一年,已是美國納米基因(Nanogen)公司首席科學家的程京放棄國外高薪,帶領他的團隊在中關村開始了生物芯片的研發。

  2003年非典肆虐,博奧團隊7天不眠不休,研制出專門用于非典病毒檢測的生物芯片,經400多例臨床樣品檢測分析,證實檢測結果最為準確。這也是生物芯片在我國首次投入臨床應用,就顯示出來的巨大威力。

  隨后,博奧順利獲得了第一張國家醫療器械證書、第一項生物芯片外國專利授權,并推出了60余項生物芯片、檢測儀器等產品。其中遺傳性耳聾基因檢測芯片、細胞活力電旋轉檢測芯片等十余項生物芯片均為世界首創,而且遺傳性耳聾基因檢測芯片還是國際上第一個用于臨床的聾病生物芯片。

  過去,患者依靠傳統測序方式檢測遺傳性耳聾基因,不僅要耗時3天,耗資更是從幾千元到上萬元不等。一塊指甲大小的生物芯片,只需5小時就能同時檢測重度先天性耳聾、藥物性耳聾等聾病相關的9個基因位點,價格僅需數百元。“藥物性耳聾基因攜帶者只要不使用氨基糖甙類藥物,完全可以避免耳聾。”程京說,目前,遺傳性耳聾基因檢測芯片已為逾千對聽力正常夫婦做了產前基因檢測,為910例新生兒做了出生缺陷篩查,讓6對藥物性耳聾基因攜帶者夫婦成功避免了后代的耳聾隱患。

 博奧也因此贏得了國際上的認可。美國《財富》雜志報道稱博奧“已經成為中國第一家進入世界水平的生物技術公司”。占據全球生物芯片市場30%份額的美國昂飛公司高管主動找上門來,一進公司便感嘆:“在亞洲,還沒有見過這么大規模的生物芯片公司。”雙方很快便簽署了合作協議,技術、專利和市場共享,博奧為昂飛提供歐美等市場所需的下一代基因芯片工作站系統,實現了中國生物芯片儀器首次向美國的大宗出口。英國、法國等歐洲十國緊隨其后,購買博奧芯片的醫院達到近200家。目前,博奧的產品和服務已出口到20余個國家和地區。

  在本市六大高端產業功能區之一的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只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北京科興公司研發出“盼爾來福”,是全球第一個獲準生產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碧水源研發的膜生物反應器,解決了膜材料制造等三大國際技術難題,可廣泛應用于再生水廠建設;北控磁懸浮公司的中低速磁懸浮交通系統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掌握中低速磁懸浮技術的國家;中科納新公司利用納米材料的綠色印刷技術避免了化學沖洗過程,是當前最環保的制版技術……

  北京“十二五”規劃中提出,中關村要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生物、新能源和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新材料、航空航天、文化創意等八大產業集群。今年上半年,中關村示范區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全面發力,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總收入7905億元,同比增長19.3%。中關村,已經成為我國經濟規模最大的高技術產業基地。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