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京郊最美的開發區,上風上水的懷柔素有“近山而不進山”和“近城而不進城”的地理特性。離山體很近,但卻沒有進到山里邊;離城區很近,但也不在城區范圍內。在這片約1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上演著一個個現代工業傳奇。2013年3月,中關村(5.43,0.07,1.31%)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懷柔園正式授牌。在“中關村”這張“中國硅谷”金字招牌的護航下,雁棲開發區加足了馬力,向著更新的目標遠航!而本次納入“中關村”范疇的7.1平方公里土地,將乘著科技與文化的雙翅,馳騁翱翔!
三大原則保障
產業成功轉型升級
1992年3月,在鄧小平南巡講話精神的鼓舞下,懷柔縣率先向北京市政府呈報了建設雁棲工業開發區的請示。1992年4月初,市委批準立項。同年,形成了北京農業開發區、中國鄉鎮企業城和雁棲鄉鎮工業小區等四個開發區并存的局面。
到2000年,懷柔縣政府加大資源整合力度,雁棲工業開發區收購了中國鄉鎮企業城,接管了北京農業開發區及雁棲鄉鎮工業小區,雁棲工業開發區規劃面積達到9.92平方公里。同年10月,雁棲工業開發區被北京市政府批準為市級工業開發區。
從1992年到2006年這很長一段時期,雁棲開發區都是以占地面積很大的生產制造型工業企業為主,投入產出比并不高。而懷柔又是典型的生態涵養區,有限的土地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企業用地需求,產業轉型升級勢在必為。
從2006年開始,雁棲經濟開發區進入了轉型升級階段,在增加生產制造型工業企業的比重絕對值的同時,逐漸減小它占整個園區經濟總量的比重,同時增加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研發類企業的比重。
2006年,雁棲經濟開發區引入中航綜合工業研究所,2007年引入中科院電子所,2008年又簽署了中科院力學所等幾個項目。到2009年,雁棲經濟開發區跨入一個里程碑式的節點,這一年,中科院和北京市簽署了共建中科院北京懷柔科教產業園的協議,當時簽約雙方的代表是路甬祥和劉淇。協議上寫明要把懷柔科教產業園建設成北京第三個科教產業園區。這標志著懷柔正式撒下了科技火種。
隨后,中科院的項目一批接一批地集中落戶懷柔。到現在已經有十個研究所,二十多個項目落戶懷柔。隨著中科院的落戶,在2010年、2011年、2012年其他研究總院的一些項目也相繼在懷柔落戶。尤其是2012年,北京市科委想建設一個納米科技產業園,因為看中了中科院的資源,以及懷柔的環境,最終北京市科委確定把納米科技產業園建在懷柔。
從2006年到2013年2月,懷柔園的科技企業比重已經占到了44%。產業轉型升級可謂華麗轉身。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在2009年與中科院合作之初,懷柔園便確定了幾個原則:一是對中科院落戶的項目要求“一配一”進入,即如果中科院有一個實驗室或者一個中心落戶懷柔,必須至少帶一個產業化項目進入懷柔。到目前,中科院有十個研究所落戶懷柔,帶動了二十多個項目進駐。比如說中科院化學所就帶動了綠色印刷等項目進駐。“之所以確定‘一配一’進入原則,就是考慮到懷柔的土地很少,現有土地存量不過幾千畝。懷柔山區占88.7%,平原只占11.3%,土地資源非常有限。在有限的土地資源上怎樣讓它產生效益?所以確定‘一配一’進入原則。”雁棲經濟開發區新聞發言人肖東亮女士告訴記者。
第二個原則叫“3581”,是對“一配一”進入原則的細化。一般的研究所占地規定為30畝;一個研究所加上一個產業化項目,占地規定為50畝;特別好的項目,可以放寬到80畝,但需要北京市審批;100畝以上的基本上不供應。
針對中科院的科研項目,更為重要的原則是“項目不落實,土地不供應”,從而有效解決了土地供應和產出的問題。對于自己遴選的項目,懷柔園也有一個項目準入標準,“符合標準的項目才可以獲得土地供應,否則就要以租賃的方式進駐。雁棲經濟開發區雖然只有15平方公里,但是工業產值卻占懷柔區的40%,稅收占50%,對地區經濟的貢獻還是蠻大的。”肖東亮說。
傾力打造專精特新產業園
雁棲經濟開發區里有四個專業產業園:納米科技產業園,中科院科教產業園,互聯網創新產業園和都市產業園。都市產業園是雁棲經濟開發區的支柱產業,是華北地區最大的食品飲料聚集區,聚集了美國瑪氏食品(Mars)、日本朝日啤酒(Asahi)、泰國紅牛維他命飲料(Redbull)、臺灣頂津食品,以及大北農(22.88,-0.18,-0.78%)、安東石油、妙士乳業、中富包裝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企業和著名廠家,形成了以外資企業為主的食品飲料、包裝印刷產業基地。
在保證都市產業園絕對值不斷增長的同時,其他三個特色產業園的產值比重也在不斷增加。比如在納米科技產業園,為了克服傳統印刷制版過程因感光沖洗帶來的化學污染,滿足綠色城市環境的要求,中科院化學研究所的科研人員開發了納米材料綠色制版新技術:通過納米粒子復合轉印材料和納微米結構版材的應用,將圖文信息直接打印到印版上,形成了親油墨的圖文區和親水的空白區,直接進行印刷。納米材料綠色制版技術完全避免了化學沖洗過程和繁瑣工藝,是目前最環保的印刷制版技術。
再如,有研總院在納米科技產業園內有一條高級生產線,既生產電池正、負極材料、隔膜材料,也生產電池片,以及電池片的組裝,最后應用于電動汽車。碧水源(35.340,0.18,0.51%)公司在納米科技產業園也有兩個基地,一個是膜科技公司,一個是凈水設備制造公司。納米科技產業園的這些重點應用領域,有望打造成專精特新產業園。
中科院科教產業園是2009年掛牌成立的,包含教育基地,科研與轉化基地和北京綜合研究中心。
科研與轉化基地已有中科院的10個研究所22個項目相繼簽約落地,中科合成油工程公司研發中心暨北京基地項目、化學所北京納米材料綠色打印技術產業化基地項目已建成投入使用;電子所國家重大工程項目研發基地、力學所錢學森國家工程科學實驗基地項目已完工;網絡中心北京超級云計算項目、空間中心國家空間科學中心項目正在建設中。北京綜合研究中心也在積極規劃籌建中。綜合研究中心在全國一共只有五個,分別設在蘭州、上海、廣州、合肥和北京。
北京市給懷柔園的定位是文化科技高端產業新區。定位“科技”,是因為懷柔園有中科院的十個研究所落戶;定位“文化”,是因為懷柔是北京市第一批十個文化產業集聚區之一。中影集團就落戶懷柔,占地幾千畝。鄭少秋的影視城在這里,許多為人們所熟知的電影如《建黨偉業》、《十二生肖》都在這里拍攝。制片人總部基地,以及配套設施也在建設中。
“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政策、人才優勢,以及創新理念一定會助力懷柔園在科技創新方面有更大的作為。未來我們希望一提到懷柔,大家就會想到文化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