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科技園區成立于1988年,是中國第一個科技園區,也是第一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中關村科技園區已經擴大到488平方公里,擁有十六個分園。不斷的創新使中關村成為中國最有活力的創新與創業中心,并成為戰略新興產業的發源地。
以聯想、百度和小米為代表的近兩萬家高新技術企業已入駐中關村,并已形成六大產業集群——下一代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和新一代移動通信、衛星應 用、生物醫藥、節能環保,以及軌道交通。2014年,中關村科技園區的總收入達人民幣35700億元,上市公司的數量增至253家。
中關村一直致力于建設一個獨特的創新與創業生態系統,既包括一流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人才,也包括風險投資與融資體系、中介服務機構和創業文化。
中關村是中國最密集的科學、教育與人才資源聚集地。它擁有包括北大、清華在內的近40所高校,和以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為代表的近300個國家級和市級科研機構。中關村還吸引了兩萬多名留學回國人員,他們在中關村創辦各類企業6000多家。
中關村科技園區已取得大量關鍵技術突破和創新成果,如超級計算機以及人用非典(SARS)、禽流感疫苗研制成功。中關村也為國家重大建設項目提供技術支持,如航空航天工程、三峽工程、青藏公路等。
中關村企業參與創制了86項重要的國際標準,如TD-SCDMA,McWiLL、IGRS等,以及798項國家、地方和行業標準。中關村的技術交易額占全國的三分之一以上,80%的項目產品與服務輸出到北京以外地區。
中關村科技園區將進一步向世界開放,并努力將自己打造成為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