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主任郭洪日前在一場創新創業交流會上透露,中關村科技企業已達2萬余家,年增科技企業六千多家,其中,科技企業的“制造業服務化”已經成為中關村創新驅動的顯著特征。
在北京大學校友企業家、創業者創辦的主題創業咖啡館交流會上,郭洪說,中關村高校、科研院所資源豐富,區域有41所各類科研機構;高新技術企業也“扎堆”聚集,區域內有2萬多家科技企業,僅去年就新增科技企業超6千家。這說明中關村的創新創業活力得到釋放。
他介紹,中關村作為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在創新驅動發展方面也呈現了“制造業服務化”等特征。郭洪說,以小米科技為例,在相關申報時很難界 定是“工業企業”還是“服務業企業”。與其類似,很多中關村企業經濟結構是“微笑曲線兩端”,即研發設計和營銷服務,中間的制造環節不在北京。這個特點代 表了中關村引領高端產業、創新驅動發展的作用。
郭洪表示,中關村誕生了諸多帶有時代性特征的公司,如北大方正、聯想、同方、搜狐、新浪、小米、百度、京東等企業,而越來越多的年輕創業者開始創業,這與中關村持續打造的創業生態系統密不可分。而百度、聯想等“領軍企業”還在不斷地催生和培育新的創業企業。
據了解,作為中國科技創新中心,北京中關村正吸引越來越多的“咖啡館”“書店”等形式的創新孵化器匯聚,已有創新工場、車庫咖啡、36氪、創客空間、3W咖啡等創新型孵化器服務青年創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