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改造量位列全市第二的海淀區,近期已經悄無聲地開始了改造工程。記者昨日從海淀區住建委獲悉,今年起,海淀將完成惠及2.4萬戶居民的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程;并啟動34棟簡易樓改造。
據了解,今年,海淀區將啟動合計214萬平方米的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程,涉及53個小區、478棟樓。其中有25個抗震節能綜合整治小區,共164棟樓。還有28個節能環境整治小區,共314棟樓。
作為海淀區的試點工程,甘家口1、3、4號樓已經于近日開工。這3棟樓總建筑面積7600平方米,涉及居民132戶,已完成宣傳動員和多次入戶征求意見、抗震節能綜合改造施工組織設計和外管線施工設計等工作,總包單位建工集團和各專業公司已入場,樹木伐移和違章建設拆除工作已全面啟動,力爭5月份全面進入主體實質性施工。其余24個抗震節能小區已完成鑒定檢測,將力爭在4月底5月上旬具備啟動條件。
“我們將按節奏可行、財力適度、群眾得實惠和改造出形象的原則向前推進。”海淀區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指揮部指揮、海淀區住建委主任駱遠騁說。
記者獲悉,和全市情況一樣,海淀區對樓體的改造也分為抗震加固改造、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和簡易樓改造3種情況。其中抗震加固改造工程將對全區1980年以前建成抗震防災能力差的、具有改造價值的居住建筑進行抗震加固,在進行抗震加固同時進行節能、熱計量改造、平改坡,視情對室內外管線進行改造。
而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則是對全區1980年至1990年建成的既有居住建筑進行外墻、屋面、外窗、單元門和熱計量改造,并視情況對室內外管線進行改造。
簡易樓改造則是對抗震等級低、配套設施簡陋、居住環境差的簡易樓進行全面改造。
在改造樓體的同時,老舊小區中還將進行環境整治。
記者發現,在目前已經公布的改造方案中,海淀區的環境整治方案最為詳細,大到美化建筑立面,小到清除門窗不干膠貼字等內容,都有所涉及。
“對于居民很關注的老舊管線改造,我們已經確定了老舊管線進行改造的順序,即先地下后地上。”駱遠騁表示,小區同時將完善雨污水管線,改善路面排水設施,各種井蓋、雨箅修整為與路面齊平。
對于小區中的公共設施,這次改造中也將同時更新。其中包括修整破損道路,保持道路暢通;翻修自行車棚,根據小區、平房區內及周邊地區條件,合理設置機動車停車位;完善無障礙設施;完善公共照明等市政設施;增補必要的消防設施等內容。
海淀區住建委表示,如果業主單位有意愿,可以申請對部分有條件的老舊小區進行停車樓建設、更新補建信報箱、加裝無障礙設施和電梯。
目前,海淀區已經完成了28個節能環境整治小區的設計方案和投資估算。這些方案已經進入社區,征求了首輪群眾意見。節能環境整治試點項目為北京工商大學住宅樓小區,目前總包單位建工集團已入場施工,其余27個小區的施工圖設計已基本完成,正在進行施工、監理招投標工作,力爭4月底、5月初具備施工、監理入場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