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程修編征意見
今后,殘疾人、老年人和帶小孩、行李重的乘客,乘坐地鐵新線將更加方便。記者昨日從市規劃委獲悉,《城市軌道交通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程》今年啟動 修編工作,新規程征求意見稿今天起將在市規劃委網站公開征求意見。新規程提出,在客流量較大的車站設置“母嬰室”,每座車站的站臺公共區應設無障礙廁所。
乘地鐵時哺乳將有私密空間
市規劃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本市老齡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以及嬰幼兒隨父母乘坐軌道交通等需求持續增加的情況,對軌道交通無障礙設施提出了更加精 細化、人性化的設計要求。此次新規程適用于本市新建地鐵線路車站的無障礙設計。同時,一些改建和擴建的車站無障礙設計,也將按照新規執行。
日前,一位母親“在地鐵中喂奶”的照片引發網友關注。今后,乘客乘坐地鐵如需哺乳將有更加舒適私密的空間。此次新規程提出,在客流量較大的換乘 車站設置“母嬰室”,一般車站在無障礙廁所內設置“母嬰功能設施”。考慮到母嬰室的使用群體一般會攜帶較多物品,開啟與使用中需要協助等情況,新規程同時 要求母嬰室的門宜采用自動推拉門,門外應設關啟信息顯示裝置。母嬰功能設施應包括嬰兒尿布臺,便于哺乳休息的座椅。母嬰室門外側應增加視頻監控等裝置,并 與車站控制室相聯,便于車站工作人員協助與呼應。
每列車均應設置無障礙車廂
新規要求,每座車站的站臺公共區應設無障礙廁所,并設置低位洗手臺和低位小便器;紙巾或干燥器應設于輪椅使用者和兒童可以觸及的位置。每座車站的低位售票口或低位自動售票機數量不應少于一處;低位售票窗口應設置麥克對講設備。
每列車輛均應設置無障礙車廂,無障礙車廂內,無障礙席位旁應該設置救助呼叫按鈕。呼叫按鈕應設置在車廂壁上距地面400至500毫米的位置,方 便乘務員與使用者的語音聯系。新規程編制人、城建設計發展集團張彥稱,地鐵的無障礙車廂與公交車差不多,就是在車廂內某個位置為輪椅乘客留出空間作為席 位,通常在整列車端頭的位置。輪椅停留的時候,車廂里有安全帶,可以固定輪椅和乘客。“它與特殊顏色的老弱病殘孕乘客專座不同,專座每節車廂都有。”
站廳到地面必須設無障礙電梯
新規程提高了地鐵無障礙設施應用的普適性,讓更多有需求的普通乘客享受到便利,明確新建車站的站廳到站臺、站廳到地面必須設無障礙電梯,不得采用升降平臺。為方便攜帶行李的乘客進出站,新規程要求地鐵地面出入口平臺必須設置行李坡道。
針對目前本市個別軌道交通站點出入口輪椅坡道設置坡度過高、寬度過窄、轉彎困難等問題,新規程細化了出入口輪椅坡道的坡度、寬度最小限值,提高無障礙坡道通行的舒適度。
售票等區域設盲人觸摸導行圖
新規程將標志系統的設置范圍延伸到車站之外。車站周圍的站名引導標志處、車站各出入口位置均需設置無障礙電梯導向標志。在主要進出站口、站臺、 售票區域等重點位置設置盲人觸摸導行圖和語音提示裝置,避免了使用者進站之初無處尋找無障礙設施具體位置的尷尬。在各類無障礙設施到達處及行進盲道的起 點、終點和拐彎處設置提示盲道。
新規程要求,進站、乘車、換乘及出站無障礙標志必須采用國際通用輪椅標志圖案,并應考慮低位標志設置,確保無障礙標志信息簡明、醒目,同時保證標志系統具有夜間使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