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北京正式入伏,天氣悶熱。午后,小朋友在三里屯噴泉廣場享受噴泉帶來的涼意。
昨天入伏,來北京中醫醫院貼敷的市民絡繹不絕。“貼敷熱”還火到網絡,竟然出現了治風濕、治婦科、治骨科疾病的奇葩“伏貼”。中醫專家提醒市民,“三伏貼”主要適用于慢性咳喘病患者,市民千萬別盲目“跟貼”。
伏貼只適用慢性咳喘病
市民貼敷熱情高漲,商家也覓得商機,在網上售賣“三伏貼”。網售的“三伏貼”神通廣大,不僅能治慢性支氣管炎,哮喘、過敏性鼻炎、慢性腹瀉、腸胃炎、風濕關節痛、頸肩腰腿痛、婦科疾病都能穴位貼敷治療。這靠譜嗎?
市中醫管理局介紹,根據本市規定的“冬病夏治三伏貼”適用病種,“冬病夏治穴位貼敷”項目僅可用于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及小兒、老年(60歲以上)體虛易感冒、反復咳喘(呼吸道感染)者。其他病種不得套用“冬病夏治穴位貼敷”項目。“冬病夏治三伏貼”穴貼用藥須選用經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制劑,各醫療機構不得將以物理、化學方式制作不含中藥成分的穴貼(如紅外貼、磁療貼等)作為“三伏貼”使用。
中醫專家表示,網上售賣的“三伏貼”質量參差不齊,不僅廠家難以考證,更難保證藥效,建議患者到正規醫院找專業大夫貼敷。
北京中醫醫院呼吸科主治醫師孟廣松表示,慢性支氣管炎、哮喘患者中,寒痰阻肺等寒性、陽虛體質的患者才適合貼“三伏貼”,身材魁梧的熱性體質患者并不適合貼“三伏貼”。發燒、咳血、有嚴重心肺功能疾病和過敏等皮膚疾病的患者和孕婦就更不能貼“三伏貼”。“用藥是有適應癥的,不能無限擴大,患者不能盲目‘跟貼’。”孟廣松說。
孟廣松還表示,“三伏貼”只是一種輔助治療,而并非主要治療方法,其療效不能無限升高,更不能替代其他基礎藥物的治療。
可到社區醫院貼敷
即日起,全市16區正式啟動“冬病夏治三伏貼”工作。社區居民可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貼敷。貼敷機構可在北京中醫藥信息網(www.bjtcm.gov.cn)上查詢。
市中醫管理局介紹,今年起,各醫療機構提供中醫藥“冬病夏治三伏貼”服務,只能按照普通門診醫事服務費標準收取1次醫事服務費,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可根據情況免收醫事服務費。“冬病夏治穴位貼敷”項目每次收取30元治療費,按每伏貼敷3次,2017年4伏共計收取360元治療費,不得再另外收取藥品、材料等其他任何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