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3年,北京將向城南地區投資約3960億元人民幣,實施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產業發展等四類232項重大項目,包括新機場項目等。
2009年11月,由北京34個部門和原城南5區共同參與制定的北京市《促進城市南部地區加快發展行動計劃》發布。從2010年開始,首都城南地區連續3年獲得高達500億元的政府投資,加上帶動的社會投資,總投資達2900億元。
記者7日從北京市發改委獲悉,3年來,一批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項目初步緩解了城南地區當前發展的瓶頸,大幅提高了后續發展的承載能力,為社會力量加快進入創造了良好條件,初步遏制了城南地區與北京市發展差距擴大的趨勢。
數據顯示,豐臺、大興(含亦莊)、房山三區2010-2011年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1.3%,高出全市2.1個百分點;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年均增長26%,高出全市4.2個百分點,比2009年增加近六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9.7%,高出全市9.4個百分點,全市占比達到30%。
北京市發改委負責人表示,城南行動計劃3年來,也促進了教育、醫療、文化等領域8項承擔公共服務功能的重大項目向城南遷建布局,豐臺、大興、房山累計建設對接安置房近100萬平方米,安置中心城南部地區轉移人口近5萬人。
他透露,第二階段城南行動計劃(2013-2015年)即將發布實施,計劃將按照“范圍不變、力度不減、目標連續”的原則,共安排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產業發展等四類232項重大項目,總投資約3960億元。
軌道交通、永定河綠色生態帶、公共服務設施等是投資重點,醫療、教育、養老設施在未來三年行動計劃中將占很大比重。其中,作為新城南計劃中萬眾矚目的新機場項目,將于今年啟動一些局部建設及拆遷工作,2014年到2016年全面開工建設,爭取2018年完工,當年下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時還將認真研究制定新機場臨空經濟區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