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如果你們相愛、擁有穩固的關系,但雙方的常住地距離200公里以上,那就是LDR(Long distance relationship遠程親密關系)一族。通常是為了尋求自我發展機會,你們主動選擇兩地分居。
當夫妻因工作遭遇兩地分居,一系列問題也產生了
馬俊找太太商量一件特別重要的事情:公司派他常駐巴西并拓展那里的市場。太太問他:你自己怎么想呢?馬俊言語之中表達著怎么舍得一個人遠去,卻不停地說,這是我目前能夠得到的最好的機會——在公司他上升的通道有點死胡同,如果把巴西這塊做起來,他就相當于二級公司的老總、偏安一隅的國王。她一言不發,聽著他說,看著他的臉,最后說了句:“那你去吧!”馬俊感動地抱緊她,落下兩行男兒淚……從此,一對雙宿雙飛的伴侶開始LDR,距離:9000公里。
與馬俊相比,Elisa與先生好些,他們是在國內分居兩地。他被公司從北京總部派往成都做西南地區主管。北京和成都,航行里程1542公里,他們相見并不是那么那么的難——以前天天見面,回家互相抱得到,現在,半年一抱,還是能夠略解皮膚饑渴。
新兩地分居時代
一定要兩地分居嗎?另一半并非不可以跟過去。馬俊對太太說,等他把那邊市場做起來,就把她接過去。但是,她不干。她是碼中國字的,離開方塊漢字,她什么也不是。她堅決不去。
很多伴侶的兩地分居都是這種情況。走的人有事業,留的人也有事業。也許,我們真的進入了一個新兩地分居時代——這是相比我們的父輩被動地兩地分居而言的:今天的伴侶們,為了事業,主動承擔兩地分居的代價。這甚至是全球性的趨勢——據非官方統計,至少1400萬美國人、100萬英國人正享受著“遠程親密關系”;英國大約2.9%的夫妻經營著“遠程婚姻”。參與《心理月刊》網站調查的100位讀者中,37位選擇了“正處于或即將面臨與伴侶兩地分居”。
今天的我們,對工作、生活已有更大的選擇自由度,對親密關系的質量也有更高要求,為什么依然選擇“工作在別處,相愛在兩地”?社會觀察家、零點調查創始人袁岳認為,伴隨著企業組織的全球化發展,大半徑的工作模式普遍化,人們不得不通過更遠的距離尋找更好的機會。“從個人發展的角度看,人們的價值觀有變化,工作逐漸成為生活中的支撐,男女兩性皆然。”袁岳說。事實上,的確有很多女性高管被派往更重要的市場和地域,而男人留守。心理分析師林紫更深入地解釋了新兩地分居趨勢。她認為,今天的家庭是變動的家庭,以兩性關系為基礎而建立的“家”的原有功能淡化,既導致婚姻的不穩定性增強,也導致越來越多的人將安全感建立在獨立的經濟地位和事業發展的基礎上。
馬俊承認,的確,在他心目中,事業第一。他沒說出口的潛臺詞是:即使我不走,愛情也可能變沒有,婚姻也可能會解體,但事業做大了,永遠是我的。
離開先生由上海來北京做華北地區總經理的Sunny也這樣想:“一個男人遠不如一個成功的自己靠得住。”
什么都是一個人
情感的溝通一點兒也不是問題。越來越電子化的各類通訊手段全用得上。Elisa就與先生每天電話、MSN、SMS不斷。不能改變的是,他們相隔遙遠。電子郵件中表達的愛不如印在臉頰上的真實一吻,MSN上無臉的小綠人和小藍人的擁抱更是沒有一點溫度。想象的愛怎比身邊的大活人呢?
最初,還有很深的思念,慢慢地就淡了。“已經習慣了,好像心起了繭子一樣。”宋妍說。她的先生被派到西安,她習慣了什么都是一個人。一個人睡,一個人起,一個人吃,一個人醉,一個人哭,病了,還是一個人……心里有苦說不出,有抱怨,可是又怨不著人家。
林莉在先生被派去美國工作的一年里過得還很充實,下了班去健身房,周末約朋友去郊游,做什么都從容。唯獨在撥不通先生的電話時,她開始胡思亂想、焦慮不安。或者撥通了,這邊剛說“想你”,那邊“我正忙著呢!”讓她落寞不已。她不得不承受時間的不對等。那年圣誕節,林莉高燒,自己在醫院打點滴,終于忍不住給他發短信:無論你給我多少封郵件,多少個電話,都不如現在摸一下我的額頭……
而對那個丟下另一半去遠方的人的生活,留守的人也一直充滿猜想。不是奔了事業去的嗎,事業怎么樣呢?他怎么樣度過晚上?周末他和誰在一起?他還想我嗎?外邊的人也一樣。
馬俊說,在巴西,他也是什么都是一個人,他也不斷地想象她在家一個人的生活。最初很困難,無比地想念在中國的這個女人,特別是她的身體,有時候會伸出手去,摸到的卻是空氣。他拚命工作,市場局面打開以后,他有了一些朋友,思念漸漸變淡。終于,他有很多時候甚至想不起她。
“那個”問題
還有最重要的“那個事”,他/她怎么解決?這是天各一方的伴侶最想知道卻最不敢碰的問題。
林紅買了很多冠著藝術名義的毛片看。終于有一天她開始自慰。她撫摸自己的身體,欲望的列車開向深邃之地,越爬越高,她的身體像一朵帶電的花朵幸福而邪惡地顫栗。她聽著自己的呻吟,在達到高潮的瞬間淚流滿面,羞愧、厭惡、覺得自己丑陋的復雜情緒,令她幾乎暈厥。“他要是看見此刻的我,一定瘋掉。”她說。
他呢?她最想知道,他如何解決欲望。女人可以無性,男人不行。也許他會用“打手槍”滿足?也許他會找小姐為他“服務”?這是可能的。林紅親眼看到公司一位獨自在這個城市打拚的已婚男人與小姐討價還價。她不敢想像自己的他會不會也這樣。
宋妍看得很開,她說自己永遠不會去查問他的欲望都給了誰。“兩地分居,還讓一個已婚的男人守身,這要求太高了。”
在一個可能骯臟的小姐和一個干凈但卻有心有情的女人之間,宋妍寧愿他選擇小姐獲得滿足,唯一要求是“搞好衛生”。宋妍說自己做好了壞的準備:未來可能分開。“都是成人,發生什么事都是可能的,也是正常的。”
更多的兩地分居伴侶的SEX無從調查。可以肯定,忠貞是存在的,也是極其難得的;但也可以肯定,有些身體無法守護忠貞。
“生活是由一系列細微事件組成的,你不參與到他或她的生活里去,自然有別人參與。兩人彼此的參與度低了,‘組織忠誠度’自然也就降低。”林紫說。
兩地分居對伴侶關系最大的一個破壞,就是親密度。不能天天擁抱的兩個身體,在相隔半年甚至一年之后,還能親密相擁甚至做愛嗎?“他做得很努力,但是,我一點也不興奮。也許是我自慰太多了。”林紅說。趙曉嵐則含著眼淚說:“我們淺淺地擁抱了一下,真的很勉強,我們生分了,接吻也變得不可能。相聚半個月,沒有做愛。”只有宋妍說,我們還是能夠親密的,但磨合了好幾天。“一點點探索彼此的身體,一點點柔軟,我們做得很好,就像咬合得非常好的一對齒輪。”她說。
還能調整回來嗎?
在兩地分居之始,沒有一對伴侶抱著分手的目的。兩個人都相信,這只是暫時的,時機成熟了,兩個人會到一起。正像林紫說的:“被迫分居本身也是一種主動選擇——選擇在這個階段以事業為主,期望發展到一定階段再調整回來。可是事實上,一味寄希望于未來的時間表,你的時間表可能就永遠調整不回來了,因為,你已經為你的未來選擇了一種行為模式,這個模式是:將自己的生活交給外界來決定。”
外界的決定有好有壞。趙曉嵐與先生在兩年后離婚。趙曉嵐把房子和存款都留給了他,差不多凈身出戶。“我有負疚感。如果不是我出去,我們一定不會離婚的。”
馬俊的太太風聞巴西有一個替她關心她丈夫的中國女孩,立即放下自己的碼字事業,跟去巴西,奪回了關心照顧馬俊生活的權利——特別是身體的。宋妍的丈夫剛通過某種方式曲線救國,回到了她的身邊,更讓他們高興的是,他還獲得了高升。
美國婚姻與兩性關系研究學者蘭福斯(Rindfuss)和斯蒂芬(Stephen)的研究顯示,分離基本上不會加深感情。伴侶們可能會比較自信他們的感情足以抵抗時間和空間的分隔,但如果兩個人朝夕相處地生活過,曾經是“方便的關系”,那么,由于距離變遠,這段關系將因為“不方便”而受挫。即使結婚的人,分開一段時間也比生活在一起更容易離婚。
為兩個人在一起而努力
一位分居中的事業男寫信給《心理月刊》專欄作家連岳:肉販子搶走我的愛人怎么辦?
事實是這樣的:他在北京有一份不錯的工作,相戀9年的女朋友在老家成都,兩人都準備結婚了,卻不料女友提出分手——她有了一個新男友,是當地肉脯廠采購部經理。特別戲劇性的是,這位新晉的“肉販子”男友竟然也將在1個月后離開——被發配到越南待3年!“肉販子”在去國前向女友求婚。北京的事業男問連岳:我該怎么辦?
連岳一針見血地回答:1.肉價上漲,肉脯廠采購部經理地位上升,絕不是你輸的原因。2.問題出在你長期不在女朋友身邊。3.長期待在一起,就可能相愛,天天買肉也行。那個經理不僅買肉是行家,對愛情更有一手。4.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當務之急,這個月穩住女友,不讓她去越南。5.然后想辦法把她拐到北京,給她隨便找個事混著。6.不行的話,你去成都。7.沒有哪個肉販子有那么大的魅力,在越南待3年,還有女人能等他。8.關鍵的關鍵,你陪你愛的女人,要長于任何一個其他男人陪她的時間。
連岳給分居男出的主意,總結出來就是一句話:如果還相愛,兩個人就要努力在一起。既然遠程親密關系也是博弈,選擇就不止一種:放棄更好的職業機會,和你在一起;去外地工作,和你遠程戀愛;其中一方舍棄一切,隨君遠行。
心理分析師林紫指出:無論怎么選擇,都有遺憾,重要的是婚姻中的決定最好都是“我們的”而不是“我的”。特別是,婚姻要先有幸福戰略,然后采取雙方認可的戰術,才可能獲得長久幸福。
Nick一年前從臺北到上海任某時尚雜志藝術總監時,就是和夫人抱定了幸福戰略,說好現階段他以工作為主,還定下了重聚的時間表。你呢?如果你即將或正在遠程親密關系中,你們準備好了應對挑戰嗎?你們的時間表和幸福戰略都規劃好了嗎?
分居著,努力著,愛著
Maggie 廣告總監,在北京工作
“我們4月份結婚,8個月后我先生就出國工作了。但我還是需要在工作上找到自己的價值,所以我們一直保持兩地分居的狀態。
既然分開是不得已,那就努力保持兩個人的親密關系。我們每天都保持溝通,他在兩個時刻給我打電話:我的午夜子時(他的下午5~6時);我的早上7時多(在他那兒是凌晨1~2時)——每天,他先跟我說“晚安”,然后再在早晨再叫醒我。這感覺挺逗的。我出差來回機場的路上,他也會一路陪我說話,一打就是半小時甚至一小時。他說,這樣子,就感覺我送你了,也接你了。
他對我很信任。我的朋友里異性不少,一起去看電影什么的,他從來不說什么。而且他會盡心盡力為我做事。有一次我讓他在巴黎幫我買一個Chanel的新款包,他連跑了兩家店都沒有,直到第5家店才買到。第二天他回國,拎著Chanel的大袋子,白色黑框,特典雅,可我們中國人就覺得黑白不好,他想把裝飾的黑花兒給摘了。可他一想不對,我肯定喜歡,給我買這么一個東西不完整多不好,他就把花兒朝內,一路拎著回來了。他這么在乎我,我真的特感動。
我們當然也愿意天天在一起,哪對夫妻也不愿意兩地分居。但當兩地分居是必須的,兩個人就努力克服時間和空間上的沖突,多創造兩個人之間的情感聯結。”
Maggie先生,長期在國外工作
“我們生活在一起的時候感情就很好,短期的分開也不是問題。但這也是個讓我們很矛盾的問題。我希望她在我身邊,每天在一起,回家有熱飯吃,這感覺才是在過日子,畢竟我們中國人的家庭觀念是蠻重的。當然,只要國內有好的工作機會,我也非常支持她。但是,兩個人在一塊兒一定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