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久保玲為曼谷的Metropolitan酒店服務員設計的白襯衫制服。
走入一家設計精品酒店,必定先來一輪品牌轟炸:椅子是PhilippeStarck的手筆,燈飾出自Flos,MarcelWanders健碩的黑馬燈照不亮大廳,卻閃爍著名家光環。公關還會驕傲地對你說,服務員穿的都是誰誰誰的設計——對住客來說,有什么比“連幫我提行李的門童穿的都是名牌衣服”這樣更讓人自豪的事呢?
這是一個體驗經濟的時代。生活場景還是旅行,我們都需要更多話題,設計于是成為服務行業的金字招牌。添置了各種名牌家具和馬桶之后,酒店開始追求名牌制服。倫敦Halkin的服務員穿著GiorgioArmani,曼谷Metropolitan告別山本耀司迎來川久保玲,W酒店則請來MichaelKors……酒店不斷在硬件上投入,就為了取悅越來越難侍候的客人——如果富有的客人發現酒店還不如他家,那為什么還要來呢?以此類推,服務員也不能穿得太過寒酸。
Astylishworker is ahappyworker?或許。制服的誘惑何其大,看見川久保玲為曼谷Metropolitan設計的新制服,朋友笑問經理:酒店還請不請人,這樣下班后去派對也不用換衣服。但讀過Babylon叢書就知道,美麗的背后是血淋淋的戰場。我后來問了員工,才知道酒店規定下班后一定要把制服脫下。最近和一個知名航空公司的空姐朋友聚餐,朋友吃得小心翼翼,完全無法正常享受人生。她那一身緊身名牌制服雖然備受贊美,但若身上長了多余的肉,再漂亮的制服也只會成為笑柄,甚至可能因“破壞公司形象”而丟失工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