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女人 > 媽媽寶寶 > 正文

讓我們的孩子體驗失望

日期:2009-03-16  來源:
[字體: ]
眼下,隨著“421”家庭的增多,兩代人對獨生子女的嬌寵,使得越來越多的孩子心安理得地向父母提要求,甚至承受不了半個“不”字。這種孩子什么都敢說,什么都敢要。倘若父母拒絕他們的要求,孩子馬上就變成一副無賴樣,大哭大鬧的有之,威脅漫罵家長的有之,甚至離家出走的也有之。而許多家長經不住孩子的糾纏哭鬧,往往無原則地滿足孩子的要求,使孩子從沒嘗過失望的滋味。家長的這種做法,其實是十分不妥的。

  失望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某個時刻每個人必須面對的東西。一個從來沒聽過“不”字的孩子,是不可能承受失望的感覺的,從而也造成對失望承受能力低。而對失望承受能力低實際上是一種缺陷,它會伴隨出現精神痛苦和失常行為,使孩子變得脆弱、不成熟,影響孩子心理、人格正常發展,輕則讓孩子的成長磕磕絆絆,有暴力傾向和染上壞毛病;重則形成孩子無休止索取的壞習慣,一旦家庭不能滿足要求,甚至會走上犯罪歧途。

  有一位教育專家說過這樣一句話:把要東西的權利交給孩子,由他決定父母同意或不同意,就像給了孩子一件他不會使用的武器,這遲早會讓父母后悔不已。人的欲望是沒有限度的,孩子同樣如此。如果對孩子的要求一味地、無節制地加以滿足,只能是“欲壑難填”,最終使孩子走向貪得無厭的深淵。

  對于今天的許多孩子來說,他們可謂什么都不缺,缺少的正是“失望”。家長要敢于對孩子說“不”,家長的一個“不”字破滅了孩子一些東西,但同時也建立了一些東西:劃出了界限,哪些要求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當然,讓孩子體驗失望,也不是無限度地讓孩子的任何要求都得不到滿足,父母要正確評價孩子的要求,判斷他們要求的合理性,對于合理的要求,家長要盡力滿足孩子的愿望,不能滿足的,要向孩子說明原因。

  孩子是一個正在成長的個體,他們會試著去找到界限。家庭是孩子成長的地方,應該向他們灌輸適應社會環境的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