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是危害本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記者今天(23日)從市衛生局了解到,去年本市戶籍居民因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死亡的占總死亡人數的90.36%。前三位死因分別是惡性腫瘤、心臟病和腦血管病,比例高達73.75%。
據介紹,去年本市居民在醫院外死亡的占總死亡的57.70%,院外死亡以心臟病和腦血管病為主。值得注意的是,25至44歲人群中因急性心梗而死亡的人群中,88%是死于院外的。專家提醒中青年人群應加強對冠心病急性發作癥狀的早期識別能力,及時就醫。同時,本市將積極采取措施,提高院外急救成功率,降低院外死亡比例。
據市衛生局副局長毛羽介紹,去年,全市戶籍居民共死亡77738人,總死亡率為6.21%。。從解放初至今,北京市居民死亡率呈明顯下降趨勢。與2005年相比,去年癌癥、心臟病、腦血管病的死亡率都有所上升,而傳染病在死因中的位次已經從解放初期的第一位降至近年的第九或第十位,占總死亡的比例不足1%。去年,全市嬰兒死亡率為3.29%。,全市孕產婦死亡率為12.14/10萬,嬰兒和孕產婦死亡率明顯低于全國水平,也呈現逐年下降趨勢。
根據市疾控中心提供的數據,目前本市居民健康指標繼續處于全國領先水平,全市期望壽命為80.81歲,比全國期望壽命高6.81歲。其中,男性79.09歲,女性82.60歲。2010年本市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經達到13.7%,老年死亡人數占總死亡人口的75.88%。惡性腫瘤、心臟病、腦血管病等慢性病是老年人的主要死因,占74.84%。今后,本市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開展老年醫療服務體系建設,滿足老年人健康服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