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保健品”不可能速效瘦身,減肥藥有嚴格適應癥
●減肥是場“持久戰”,需長期控制飲食和運動,光靠吃藥難奏效
夏季到,“減肥”又成了愛美女性最關心的話題。近年來,市面上以“速效瘦身”、“綠色天然”為賣點的保健品銷售火熱,有些產品甚至宣稱“一嚼就瘦”。然而,日前成都十余女性服用減肥保健品后,出現精神失常而必須住院治療。廣州也有師奶吃減肥保健食品吃到精神恍惚,晚上不睡覺。
廣東多位專家指出,保健食品如能“速效”減肥,很有可能違禁添加西藥成分。即使是合法減肥藥,也有嚴格的適應癥。與其指望靠藥物、保健品瘦身,還不如通過控制飲食、適度運動減肥更“靠譜”。
醫學指導/廣東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周曉紅副主任醫師、省人民醫院營養科馬文君副主任醫師,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陳祖輝博士
新聞回放
加料“減肥果” 全國被“通緝”
19歲的四川女大學生小宋從今年年初開始在網上購買“減肥果膠囊”服用,每日連服3顆,平時不怎么吃東西,晚上還有精力整夜地不睡覺。她的精神一直處于亢奮狀態,總是懷疑自己受到監視,后來被確診為 “精神分裂癥”。
45歲的廣州居民陳姨通過電視直銷和朋友推薦,分別購買了兩種減肥保健品。一種是號稱可以七天速瘦的“綠色純天然食品”,一款號稱可以排毒減肥。服用后,她幾乎每天都拉肚子。一周后,人的確苗條了不少,但嚴重失眠,常感到胸悶。比這些更可怕的是,她白天人精神恍惚,還會出現幻覺,覺得有奇形怪狀的動物在追逐她。
其實,這些所謂的“減肥藥”是具有減肥效果的保健品。它們的主要成分是淀粉等,但私自加“料”,其中藥物鹽酸西布曲明、奧利司他是最常見的。而我國規定,除了具有“藥準字”的處方藥,任何食品、保健品不得添加西布曲明。
記者從藥監部門了解,近日,國家藥監局已緊急通知各地查處五類名為“減肥果”(Superslim)的減肥膠囊。這些產品標示保健食品的批準文號,在普通市場和互聯網上進行銷售,但并沒有經過國家有關部門批準。
健康減肥還得靠節食和運動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陳祖輝博士指出,門診發現青睞減肥保健品和藥物減肥的往往是三十至四十歲的女性。此外,年輕女孩容易被花樣繁多的“綠色減肥食品”誘惑。
“減肥主要靠‘控制嘴,擺動腿’,兩者都做不到,靠吃藥或者保健食品,怎么可能瘦得了呢?”廣東省人民醫院營養科馬文君副主任醫師指出,減肥是持久戰,最忌諱“速戰速決”的心態,否則輕則失財,重則傷身。
“現在很多女性不切實際地追求骨感美,體重指數在23以下,也加入了減肥軍團,實在不必要。”她指出,減肥前要先測算自己的體重指數即體重(公斤)/身高(米)2是否達標。根據亞洲人體型特點,體重指數為23以上算超重,25以上算肥胖,需要減肥。
“通常體重指數在28以下,運動六個月,體重下降5%~10%,就已經很不錯了。”她質疑,能讓人“幾天內瘦身”的保健食品,要么是宣傳有水分,要么是內藏玄機。一些小美容院推銷的號稱有減肥效果的“維生素丸”,成分不明,最容易動手腳。“是藥三分毒,私自添加藥物的‘保健品’你敢吃么?”
馬文君指出,減肥藥物有嚴格的適應癥,通常只有兩類情況才需要減肥藥物的介入。一是體重指數在28以上者,二是對于體重指數在24至28之間者,如果已出現糖尿病等并發癥,或者控制飲食六個月仍不能達標且體重有繼續上升的趨勢,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專家提醒
18歲以下不宜吃藥減肥
馬文君建議,減肥要制定正確的策略,通過飲食控制和運動,而不要迷信所謂的“減肥食品”。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