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利網站盈利模式引爭議
日前,福州百分百商城利用“返利”概念,進行吸錢傳銷的違法行為曝光后,返利網在其官方聲明中稱,福州百分百商城的違法行為,不僅傷害了廣大不明真相的無辜消費者,同時對第三方導購返利行業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百分百商城從事的是非法傳銷行為,與返利網的性質及操作模式完全不同。
另外,多家網站負責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也表示,第三方導購平臺和傳銷網站有本質的區別,并經過相關權威機構認證。
但是,記者通過采訪和實際體驗了解到,這些網站主導的購物返利,這種看上去讓商家和消費者雙贏的新商業模式仍面臨著風險與質疑,返利周期、金額不符、提現設限等問題,或為此類網站的軟肋。
提現設門檻
記者登錄返利網發現,用戶賬號內余額首次達到10元即可提取5元,但是非首次提取的用戶則需累積到50元或50元的整數倍,不少用戶為了能夠提現,便會源源不斷將此網站作為入口進行購物。
對此,返利網公關部負責人張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解釋稱,“我們現在注冊會員有上千萬,每天需要返現的有上百萬個賬號,之所以設置到50元才能提現,主要是考慮到財務打款的便捷性。”
另一家返利網站51比購網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我們現在取消了限制,用戶隨時都可以提現。”記者在其官網上看到,返現賬戶只要滿20元即可申請提現,51比購網工作人員會在3個工作日內將返現打入會員的支付寶內。
此外,一些返利網站還設置了“邀請好友返利”運營機制。記者在返利網看到,其宣稱的“邀請好友返利30元”活動中,30元并非一次性打入邀請人賬戶,而是與被邀請人的消費掛鉤,分批次有條件地打入邀請人賬戶,如果想要成功獲得全部30元獎勵,則需要他邀請的人通過返利網購買至少1400元的商品。
業內人士認為,返利網站正是抓住了用戶的心理,所以才會設置門檻讓消費者持續消費。而傳銷的核心特征就是拉人頭、收取入門費。網絡傳銷有很多變種,比如以銷售實物為名,但運作方式誘導參與者發展下線而非實際消費。
對此,一名返利網站相關人士辯稱,“我們的確是有邀請好友購物獎勵,但這種推薦獎勵機制在互聯網的應用非常廣泛,這個絕不是傳銷。”
返利周期長
除了提現上設門檻外,最讓返利網站遭“詬病”的莫過于返利結算周期過長。
記者采訪了一些通過返利網站購物的網友,其意見主要集中在消費者獲得返利的時間太長,實際返還的金額與承諾的返還金額嚴重不符。
上海市民黃小姐向記者反映,她通過返利網2月6號下的訂單,至今仍未得到返還。她告訴記者,“我以前還通過這個網站去一個名品折扣網買過近200元的東西,當時網上顯示是返還12%,可是最后只給了我8元,客服告訴我是因為特價商品的返點要低。不僅事先不提醒我,而且我至少要湊足10元才能申請提現。”一名跟返利網站合作過的商家透露,當月訂單一般會在次月底或者下下月的財務結算日才確認返利。
不過,有消費者表示,返利網站效率太低,還有一些網站在訂單追蹤上出現漏洞,無形當中增加了時間成本,為了“貪便宜”反而得不償失。
IT法律人士趙占領對此表示,返利網站本質上是購物導航網站,它的核心價值就是為合作的購物網站帶去訂單,這就要求自身要有龐大的用戶和流量,而且用戶粘性要比較高,為了實現這一目的,一般都會通過對返利提現設置種種限制來綁定用戶,因此從商業角度來說無可厚非。但是從法律上看,這樣做會對用戶的權益進行限制,需要經過用戶的同意,并要在網站的顯著位置進行提示,但是大多數網站并沒有做到這一點,存在欺騙的嫌疑。
電子商務觀察員魯振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返利網站本質上是購物網站的一種促銷方式,與其他的非法傳銷還是有區別的。隨著電子商務產業集約化發展,返利網站的作用正在漸漸弱化,也難有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