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關村(000931)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建設
改革開放以來,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關村管委會”)服務國家戰略,勇于探索、銳意進取,在探索體制機制改革、推動科技創新和高技術產業化方面發揮了重要的引領和示范作用。經過多年的發展,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以下簡稱“中關村示范區”)已成為初具國際影響力的科教創新資源密集區、中國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創新中心、中國高技術產業發展的引領區。2009年3月,國務院做出建設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批復,要把中關村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繼續發揮其在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探索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中的示范作用。2011年1月,國務院批復同意了《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進一步明確了中關村示范區今后10年的戰略定位和發展思路,同時指出,要集聚整合核心創新要素,將中關村示范區建設成為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近年來,中關村示范區在促進金融和科技融合、利用多種金融手段緩解企業融資難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實踐,為在全國范圍內推廣科技與金融的結合積累了豐富的示范經驗,成為打造科技金融創新中心的領路者 科技金融創新前奏:中關村投融資模式 事實上,多年以前,當還沒有人提出“科技金融”這個概念的時候,中關村管委會就開始鍥而不舍地為了緩解企業融資難問題進行各方面的探索和實踐,并且取得了卓有成效的進展。早在國務院提出建設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之前,中關村管委會就不斷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初步形成了“一個基礎,六項機制,十條渠道”的中關村投融資模式。“一個基礎”是指以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為基礎,以信用促融資,以融資促發展。“六項機制”是指促進技術與資本高效對接的信用激勵機制、風險補償機制、以股權投資為核心的投保貸聯動的機制、銀政企多方合作機制、分階段連續支持機制、市場選擇聚焦重點機制等。“十條渠道”包括天使投資、創業投資、境內外上市、代辦股份轉讓、擔保融資、企業債券和信托計劃、并購重組、信用貸款、信用保險和貿易融資、小額貸款。在各項政策的實施推動下,一大批創新型金融機構在中關村聚集,在北京初步形成了中資金融機構在金融街(000402)、外資金融機構在CBD、科技金融機構在中關村聚集的發展態勢。 除此之外,圍繞國務院關于建設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批復要求,中關村示范區要“著力研發和轉化國際領先的科技成果,做強做大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型企業”,在和相關政府部門、企業、銀行、保險、擔保、創業投資及相關科技中介機構認真研究的基礎上,中關村管委會提出金融支持中關村企業做強做大的五項措施,即:一是實施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政府股權投資引導和股權激勵政策。二是支持企業境內外上市,形成“中關村板塊”。三是實施支持中關村企業承接國家重大建設工程招投標的融資支持政策。 四是實施中關村企業并購重組計劃。五是探索開展中關村科技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REITS)試點。 信用體系建設頗具示范效用 信用體系建設是中關村示范區機制體制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自2003年以來,中關村不斷探索和實踐,走出了一條“以信用促進企業融資、以融資推動企業發展”的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創新之路。實現了六個方面的創新:創建了一個信用工作組織體系,即成立了全國第一家企業信用自律組織——中關村企業信用促進會,制定了一套信用制度,開發了一系列信用服務產品,培育了一批信用服務機構,建立了一套信用信息系統,形成了一套信用激勵機制。被國家發改委譽為全國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示范“標間”。2011年,科技部會同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監會、中國證監會、中國保監會聯合開展“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工作,制定了《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實施方案》,方案中明確指出,在全國試點建立和完善科技企業信用體系時“要推廣中關村示范區信用體系建設的經驗和模式,開展科技企業信用征信和評級,依托試點地區建立科技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 按照建設信用首善之區的戰略目標,多年來,中關村按照 “以信用促融資,以融資促發展”的工作思路,將企業信用體系建設作為科技金融工作的基礎,以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為切入點,實施擔保融資、信用貸款、知識產權質押貸款、信用保險和貿易融資、小額貸款等多項以企業信用為基礎的中小企業流動資金貸款解決方案,促進示范區整體信用環境的提升。通過實施中關村企業信用培育雙百工程,推出一批信用等級高、創新能力強、帶動效應明顯、具有行業影響力的信用品牌企業。目前,已有8200多家示范區企業購買使用企業信用報告11000多份。 創業投資領先全國 在這種投融資模式的支持下,中關村示范區在創業投資方面處于全國的領先地位,各種股權投資方式在中關村蓬勃發展,中關村企業的融資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滿足。 一大批天使投資人在中關村示范區從事天使投資活動,中關村示范區天使投資進一步組織化,開始探索聯盟化形式運作。 中關村連續5年保持在創業投資方面全國領先地位,境內外創投機構高度關注中關村。近5年來,中關村發生的投資案例和投資金額均占全國的1/3左右。活躍在中關村的創投機構已有100多家,管理的資金規模約200多億美元。2009年中關村示范區的創業投資案例約占全國案例總數的23%,中關村企業獲得的創業投資總額占全國創業投資總額的47%;創業投資對中關村企業跨入資本市場和做大做強發揮了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中關村示范區2009年新增的23家上市企業中有14家曾獲得創業投資,占2009年中關村示范區新增上市企業的61%。據不完全統計,2010年全國共發生股權投資案例823起,披露的投資金額約752.5億元人民幣(折合)。其中,發生在中關村的投資案例216起,占全國案例總數的26.3%,是2009年111起的近2倍;披露的投資金額約208億元人民幣(折合),占全國投資總額的28%,是2009年72.4億元的2.9倍。2010年,中關村新增上市企業39家,其中有33家曾獲得股權投資支持。目前,IDG、聯想投資、今日資本、北極光創投、華登國際、聯創策源、金沙江、青云、戈壁、盈富泰克、啟迪創投、深創投等一批境內外知名機構已成為中關村管委會的合作伙伴。中關村管委會實施對創業投資機構的風險補貼政策,對投資中關村示范區初創期科技企業的創業投資機構,按照其實際投資額的10%給予風險補貼,單筆補貼金額不超過100萬元。2006年至2009年,共有21家創業投資機構的87個項目累計獲得風險補貼資金6206萬元,獲得風險補貼的項目累計對中關村的投資總額近12.7億元。 2001年中關村在全國率先設立中關村創業投資引導資金,目前已與12家參股基金合作伙伴簽訂合作協議,其中與啟迪控股、聯想投資、光大控股、聯華控股、北極光創投、青云創投合作的10家創投子基金已完成設立,基金規模合計51億元。其中,與以色列英飛尼迪集團的合作,旨在探索通過股權投資人才引進及產業化載體相結合的國際技術轉移新模式,推動國際領先重大技術成果在中關村的轉化和產業化。與北京厚德雍和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合作設立的新媒體版權基金不同于傳統的股權投資模式,它通過建立規范化、專業化、規模化新媒體版權分銷平臺,充分發揮銜接新媒體版權內容提供商與新媒體版權播映商的紐帶作用,將有利于形成中關村文化創意產業與科技金融資本對接的創新試點平臺。 2009年國務院批復明確,在中關村示范區范圍內注冊登記的產業投資基金或股權投資基金,適用國家關于股權投資基金的先行先試政策。中關村管委會積極支持以社會資本為主,由社保基金、保險資金,大型企業及其他投資機構出資的股權投資基金在中關村的設立和發展,引導基金針對中關村的行業龍頭和重點企業進行投資。 借助資本市場推動企業做大做強 中關村以創業板為重點,支持企業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做強做大,支持企業境內外上市,不斷完善“培育一批、改制一批、輔導一批、送審一批、上市一批”的“五個一批”中關村示范區企業上市培育工作體系,中關村企業改制上市工作取得了重要進展。經過近幾年的努力, 已經形成了中國資本市場具有特色的“中關村板塊”。 首先,積極推進中關村代辦股份報價轉讓試點工作。 經國務院批準的中關村代辦試點進展順利,得到了國務院領導的充分肯定。2009年,中國證監會對中關村代辦試點制度進行了五個方面的調整,試行投資者適當性制度、調整公司掛牌條件、完善轉讓結算制度,提高股份轉讓效率、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改進股份限售安排,建立股東分類限售的制度。新制度調整后試點的范圍仍限于中關村非上市股份公司,在總結新試點制度實施效果和經驗的基礎上,擇機將試點范圍擴大到其他具備條件的高新區,在此基礎上探索建立統一監管下的全國場外交易市場。截至目前,共有131家企業參與試點,其中已掛牌企業86家。掛牌公司涵蓋了軟件、生物制藥、新材料、文化傳媒等新興行業,有20家掛牌公司已完成或正在進行共計26次的定向增資,融資13.7億元,平均市盈率22倍。掛牌公司中,久其軟件(002279)在中小板上市,北陸藥業(300016)、世紀瑞爾(300150)、佳訊飛鴻(300213)在創業板上市,另外多家掛牌公司申報創業板。試點5年來,掛牌公司數量逐步增加,總體運行平穩有序,基本實現了試點的預期目標。代辦系統已逐步成為非上市股份公司股權順暢流轉的平臺、創投與股權私募基金的聚集中心、多層次資本市場上市資源的“孵化器”和“蓄水池”。 其次,以創業板為核心,積極支持企業境內外上市。 企業改制上市步伐不斷加快,“中關村板塊”效應顯現。截至目前,中關村完成改制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400多家,正在改制及擬改制企業500多家。滿足創業板上市財務指標的企業近千家。2009年中關村有24家公司上市,2010年有39家公司上市,2011年已有8家公司獲準上市,中關村上市公司總數達到183家,其中境內資本市場110家,境外資本市場73家,IPO融資總額超過1600億元,市值超百億的上市公司超過30家。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百度公司,今年3月市值最高達到了484億美元,成為市值最高的中國互聯網企業。在首批創業板上市的28家公司中,有6家是中關村企業,目前,中關村創業板上市公司已達到36家(包括過會未發行企業),中關村創業板上市企業市值占創業板總市值的1/5,創業板市值前三名的都是中關村企業,在創業板初步形成了“中關村板塊”;此外,中關村企業在美國納斯達克初步形成了以百度、亞信、新浪、搜狐為代表的中國互聯網概念股板塊;在美國紐交所和納斯達克形成了以新東方、安博教育、學而思、學大教育、環球雅思、全美測評、弘成教育等為代表的中國教育概念股板塊,對國際投資者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以上這種板塊效應的形成,對未來中關村企業繼續到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產生了良好的推動作用,也極大地提升了中關村的投資價值。 加強科技信貸創新,助推企業快速發展 自2009年3月國務院批復建設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以來,中關村管委會積極推動科技金融創新試點,以滿足創新型企業多元化的有效融資需求為出發點,積極支持金融組織創新和業務創新,大力推動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不斷增強對金融創新、科技創新的服務能力。 出臺一系列支持中關村示范區科技信貸發展的政策 中關村管委會聯合各相關單位開展一系列中關村融資服務問題調研,在此基礎上出臺了一系列支持中關村科技信貸創新的支持政策:2009年5月,北京銀監局出臺《北京銀監局關于促進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大力支持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的指導意見》;6月,中關村管委會聯合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北京銀監局、北京保監局、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出臺《關于開展中關村信用保險及貿易融資試點工作的意見》;6月,中關村管委會聯合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北京銀監局出臺《關于擴大中關村信用貸款試點的意見》;10月,中關村管委會聯合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北京銀監局、北京市金融工作局、海淀區政府出臺《關于促進銀行業金融機構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區設立為科技企業服務的專營機構的指導意見》;11月,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與國家外匯管理局北京外匯管理部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強首都科技金融服務工作支持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的指導意見》。2010年,又聯合相關部門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工作的意見》(中示區組發〔2010〕19號)、《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科技型中小企業信用貸款扶持資金管理辦法》(中科園發〔2010〕38號)、《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信用保險及貿易融資扶持資金管理辦法》(中科園發〔2010〕42號)、《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科技金融創新工程工作方案》(中科園發〔2010〕48號)等一些列政策文件。在各項政策的推動下,各家銀行、保險機構積極響應,加大對中關村示范區的支持力度,在中關村開展創新業務試點,推出新的適合創新創業企業的創新產品。 促進銀行專營機構在中關村的聚集發展 北京銀行(601169)、交通銀行(601328)、中國銀行(601988)、招商銀行(600036)小企業信貸中心等14家商業銀行在中關村設立專門為科技企業服務的信貸專營機構和特色支行。各專營機構通過實施單獨的考核和獎勵政策、提高風險容忍度、建立授信盡職免責制度、優化貸款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和放款速度等,為中關村企業提供多層次、多領域、全方位的金融服務。中國銀行還專門推出“中關村科技型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模式”。截至2010年底,已經正式營業的11家信貸專營機構和特色支行共為871家企業提供授信額度133.3億元,實際發放貸款126.4億元,其中2010年新發放貸款96.2億元。中關村示范區企業信貸融資環境明顯改善。2010年,北京轄內中資商業銀行累計發放高新技術產業貸款1568億元,同比增長66.65%。 不斷推進信貸創新試點工作的開展,企業信貸融資環境明顯改善 一是擔保融資工作不斷深化。中關村科技擔保公司2010年新增擔保業務1886項,擔保總額102億元,擔保總額比2009年增加31.42億元,增長44.52%。公司成立11年來累計為8192個項目提供擔保,擔保總額400億元。2010年3月,中關村科技擔保公司與交通銀行合作組織3家企業發行了中關村高新技術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總金額為9000萬。 2010年9月,中關村科技擔保公司組織發行第二期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集合債券,發行企業13家、發行金額3.83億。發行“區縣信托集合計劃”,組成北京市海淀、昌平、石景山、順義等9個區縣信托項目包,集合信托規模為39家企業、3.98億元。 二是信用貸款試點成效顯著。2007年9月,中關村率先開展科技型中小企業信用貸款試點,成效顯著,尤其是2010年以來,呈現出新的特點:一是貸款量迅速增加;二是各銀行參與信用貸款的積極性不斷提高;三是單個企業獲得信用貸款的額度大幅增加,一批具有持續增長潛力的新興領域的創新型企業得到各家銀行的競相支持。目前,已有合作銀行13家,截至2011年2月底,各合作銀行共為175家中關村科技企業提供282筆信用貸款,授信額度63.34億元,實際發放54.9億元,已還款27.3億元,無一違約行為。試點工作凸顯了企業信用價值,提高了有信用企業的融資效率,建立了信用的激勵和約束機制,體現了多部門合作、多方共贏的工作格局。 三是信用保險及貿易融資試點工作進展順利。試點以來,已累計為40家企業提供91.2億元的信用保險和4.4億元的貿易融資貸款,該項試點實現了保險業務和銀行業務的有效結合,突破了銀行要求抵質押物或第三方擔保的制約,成為對傳統融資方式的有益補充;有助于盤活企業應收賬款,提高資金運轉效率,降低融資成本和市場開拓風險,促進信用銷售,幫助企業擴大市場。 四是積極推進小額貸款試點工作。北京中關村小額貸款公司累計為203家企業發放貸款277筆,放款金額16.09億元,已成功收回貸款約14.74億元。在朝陽區發起設立了北京中金小額貸款公司。積極在昌平、東城、通州籌建新的小額貸款公司。 五是深入開展知識產權投融資試點。國家知識產權局批復同意在中關村開展知識產權投融資服務試點。建設中關村示范區領導小組研究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中關村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工作的意見》(中示區組發[2010]19號),截至2011年2月底,各銀行累計為中關村科技企業發放知識產權質押貸款1150筆,累計59.9億元。其中2011年新增12筆,共計1.17億元。促進了知識產權的市場轉化和金融服務創新,實現科技和金融的高效對接。 企業聯保貸款、認股權貸款、股權質押貸款、并購貸款等其它創新試點工作穩步推進。 深化科技金融創新 提升科技金融服務能力 在充分肯定已取得成績的同時,應該清醒地看到,中國仍存在著科技與經濟發展脫節、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技術水平低等問題。在國務院批準的《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中,強調應“大力推進體制機制改革與創新,建立健全促進創新的動力機制和激勵機制,探索創造產學研用互促互動、以市場配置資源為基礎與政府宏觀調控有機結合、科技成果有效轉移轉化的新機制、新模式,搭建國家與地方創新合作的聯動平臺,促進資源整合和協同創新,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制度和政策體系,為全國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提供示范”。 “十二五”及今后更長時期,中關村必將繼續深化科技金融體系建設,不斷提升示范區的科技金融服務能力,堅持金融創新,發揮好科技金融創新引領區的重要作用。 進一步完善科技金融體系建設 2010年12月23日,《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北京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作為中關村示范區的“基本法”,《條例》提出了新形勢下中關村要繼續深化科技金融體系建設。 《條例》在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方面做出了規定,積極解決科技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加大金融對科技的支撐力度,促進技術與資本對接。 在直接融資方面,要求北京市金融等行政管理部門健全企業上市聯動機制,對企業上市提供綜合協調和指導服務,支持企業上市;支持中關村示范區內的企業到證券公司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掛牌;支持企業運用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信托計劃等方式籌集資金。 在間接融資方面,提出支持商業銀行在中關村示范區設立專營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支持設立融資擔保機構和為科技企業服務的小額貸款機構,并為上述金融機構開展針對中關村示范區內企業的知識產權質押、信用貸款、信用保險、貿易融資、產業鏈融資等建立貸款風險補償機制等措施。 北京市和各區、縣政府及有關部門設立創業投資引導資金和基金,采取階段參股、跟進投資、風險補助等多種方式,支持境內外創業投資機構在中關村示范區開展投資業務。 鼓勵保險機構在中關村示范區設立專營機構,創新保險產品,建立保險理賠快速通道;支持企業購買產品研發責任保險、關鍵研發設備保險、營業中斷保險、信用保險、高管人員和關鍵研發人員團體健康保險、意外保險、補充醫療保險和補充商業養老保險等保險服務,分散創新創業風險。 建設引領式的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 國務院于2011年1月26日批復同意了由國家發改委牽頭編制的《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并已正式印發。進一步明確了中關村示范區今后10年的戰略定位、發展思路與目標,在提升持續創新基礎能力、搭建產業創新發展平臺、集聚整合創新要素、推進開放創新與合作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為中關村示范區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今后中關村示范區要集聚整合核心創新要素,優化創新創業發展環境,構建高效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加速人才、資金、技術的集聚,把中關村建設成為全國科技金融創新中心。 2010年底,中關村科技創新和產業化促進中心(以下簡稱首都創新資源平臺)正式成立,該平臺下設科技金融專項工作組,成員單位包括國家發改委、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中國銀監會、中國證監會、中國保監會、國家知識產權局、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北京銀監局、北京證監局、北京保監局、北京市金融局、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北京市經信委、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等部門參加,形成了中央、北京市、區縣協同推進的中關村科技金融工作體系。 關于如何把中關村示范區建設成為全球領先的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提出: 首先,要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要深化金融改革與創新,建立健全覆蓋技術創新全過程的多功能、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大力支持境內外股權投資、創業投資在示范區聚集和發展。積極培育和推動各類創新型企業改制上市。總結證券公司代辦股份轉讓系統中關村非上市股份公司報價轉讓試點經驗,完善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公開轉讓制度。完善資本市場轉板制度。大力推進高新技術企業集合發債,做大做強中關村板塊。實施中關村并購重組計劃,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通過兼并收購做強做大。 其次,要先行開展科技金融創新試點。要鼓勵創新科技投入方式,支持金融機構開展科技金融創新。引導和鼓勵商業銀行、資產管理公司、信托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等銀行金融機構和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開展支持自主創新的金融服務試點。設立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擴大風險補償貸款范圍。建立和完善科技專家參與的貸款評審機制,提高貸款決策專業化水平。完善企業信用體系建設,設立專業科技擔保公司,完善商業銀行、擔保機構和信用中介機構間的信保貸聯動機制。鼓勵創新貸投結合方式,探索銀行業與創投機構之間的多渠道融資和綜合性金融服務模式。大力開展股權出質和出資登記、動產抵押登記,推進專利、 商標等無形資產評估質押工作,改善融資條件。支持以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為主要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的發展。開展高新技術企業科技保險試點,支持發展科技再保險。 最后,要提升科技金融服務能力。目前,中關村示范區在提高金融對企業科技創新的服務方面已經進行了以下努力: 整合資源,搭建了融資服務平臺。2009年初,中關村管委會和北京市海淀區政府重組設立北京中關村科技創業金融服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金集團),中科金集團下屬創業投資、擔保、投資管理和小額貸款4個子公司,通過組建該集團,整合區域優質企業資源和金融服務資源,實現資源共享、業務協同、工具創新和提高服務效率。 搭建了創業金融服務平臺。2009年12月,推出中關村創業金融服務平臺,設立統一的中關村企業融資服務申請通道,收集整理分析中關村企業融資需求,發揮平臺金融機構和科技中介機構聚集的優勢,建立中關村企業和各類金融機構之間的溝通機制,促進技術與資本的高效對接。 推動成立了專項工作服務聯盟。一是成立了由保險公司、銀行、信用中介機構組成的中關村信用保險及貿易融資服務聯盟。二是成立了由銀行、券商、信托機構、保險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創投機構等參加的中關村代辦系統股份報價轉讓試點金融服務聯盟,集合各方資源,形成工作合力。 中關村管委會主任郭洪表示:今后,中關村管委會還要進一步健全科技金融服務方式和手段,大力發展電子交易,促進各類金融信息系統、市場交易系統互聯互通,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規范發展科技金融中介服務,加快發展信用評級、資產評估、融資擔保、投資咨詢等專業服務機構。形成立足中關村示范區、面向全國的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 《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實施方案》出臺 為加快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及其金融配套政策,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科技部會同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監會、中國證監會、中國保監會聯合開展“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工作,《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實施方案》要點如下: 1.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撐引領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目標,創新財政科技投入方式,探索科技資源與金融資源對接的新機制,引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自主創新,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 2.試點內容 “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工作旨在為科技與金融“聯姻”,助力科技成果產業化。通過創新財政科技投入方式,引導和促進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金融機構及創業投資等各類資本,創新金融產品,改進服務模式,搭建服務平臺,實現科技創新鏈條與金融資本鏈條的有機結合,為初創期到成熟期各發展階段的科技型企業提供專業化、個性化、系統化的融資支持和金融服務。 一是優化科技資源配置,創新財政科技投入方式。擴大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規模,鼓勵和支持地方科技部門、國家高新區建立以支持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為主的創業投資機構;建立貸款風險補償基金,完善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機制,引導和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科技信貸投入;建立和完善科技保險保費補助機制,重點支持自主創新首臺(套)產品的推廣應用和科技企業融資類保險;發揮稅收政策的引導作用,進一步落實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和創業投資稅收優惠政策。二是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加強與銀行、擔保機構的合作,創新金融業務和金融產品,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多種金融服務。在有條件的地區開展高新技術企業信用貸款試點,推動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和高新技術企業股權質押貸款業務。三是引導和支持企業進入多層次資本市場。培育和支持符合條件的高新技術企業在中小板、創業板及其他板塊上市融資。組織符合條件的高新技術企業發行中小企業集合債券和集合票據;探索發行符合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高收益債券。四是進一步加強和完善科技保險服務。建立自主創新首臺(套)產品風險分散機制,實施科技保險保費補貼政策,支持開展自主創新首臺(套)產品的推廣應用、科技企業融資以及科技人員保障類保險。五是建設科技金融合作平臺,培育中介機構發展。加快發展科技擔保機構、創業投資機構和生產力促進中心、科技企業孵化器等機構,為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提供服務。推動地方科技部門和國家高新區建立科技金融服務平臺,打造市場化運作的科技金融重點企業,集成科技金融資源為企業提供綜合服務。六是建立和完善科技企業信用體系。要推廣中關村示范區信用體系建設的經驗和模式,開展科技企業信用征信和評級,依托試點地區建立科技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引入專業信用評級機構,試點開展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信用評級工作,推動建立高新技術企業信用報告制度。七是組織開展多種科技金融專項活動。組織開展科技創業計劃、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大賽;實施科技金融專項行動;舉辦各種科技金融論壇和對接活動;開展科技金融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