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產業務整合思路上的搖擺不定,已經讓昔日的首富黃光裕成為懸念制造者的代名詞。
8月29日,黃光裕導演的最新一幕劇情曝光。在當天的公告中,中關村宣布放棄非公開發行股份購買鵬潤地產資產,理由是擬注入中關村的房地產類資產盈利前景不明確。此時距離新上任的總裁王軍高調宣布鵬潤地產借殼上市僅僅過了三個月。
在接到本報記者的電話時,王軍以正在開會為由,拒絕透露此次重組擱淺的更多內容。此前為了做地產資產的注入,王軍被推選出來作為重組代言人并在中關村兼任副總裁。
“現在停止重組未必見得是一件壞事。”一位中關村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在他看來,對此次注入的鵬潤地產的過高估值是導致重組生變的主要原因所在。
此次重組擱淺,意味著黃光裕的“地產借殼夢”暫時破滅。不過,本報獨家獲悉,目前黃光裕正在更新旗下地產業務整合的思路。下一步仍將采取借殼上市。“此次重組擱淺僅僅是一個逗號,不會是一個句號。”一位接近黃光裕的人士對記者表示。
過高估值
行走地產業長達12年的黃光裕一直冀望旗下地產業務和資本市場產生一種魔幻般的碰撞,借殼中關村是其離成功最接近的一次。
在今年5月6日,中關村拋出一份重組方案,擬以每股14.67元,向控股股東北京鵬泰投資有限公司(鵬潤地產控股母公司,控股60%)及一致行動人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2.27億股,收購鵬潤控股100%股權。當時對鵬潤地產資產的評估價格為180億元。
180億元的評估價格引發了一片質疑聲。相比之下,當時中關村的凈資產不過7億元,總市值不到100億元。
在當時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王軍表示,裝入的地產資產比較優質,在國家嚴格控制房地產企業增發的背景下,中關村能復盤本身就說明了問題。
不過,這樣的表態得不到市場的認可。在此之后,中關村重組一直進展不順。原定于6月15日召開的審議此次重組具體方案的董事會因故推遲,公告的理由是相關準備工作未按時完成。
“重組推進工作一直都不順利,現在宣布中止也在情理之中。”中關村控股股東鵬泰投資的一位人士告訴記者。在他看來,此次重組中止根源在于注入資產估值過高。“在去年10月份考慮資產注入之際,房地產價格恰恰處于最高點,所以注入資產的評估價格比較高。”
“資產評估價格過高的最大挑戰在于證監會在房地產資產注入的評估價格上非常謹慎,證監會遲遲沒有蓋圖章,對企業壓力很大。”該人士表示。
地產整合下一步
在此次重組擱淺之后,黃光裕旗下的地產資產何去何從重新成為一個懸念。
鵬潤地產的一位內部人士表示,此次僅僅是中關村停止收購,對于地產公司而言,本來就是一個獨立運營的公司,業務并沒有受什么影響。
與中關村重組的停滯幾乎同時,國美高管關于“整體回A”,并且不排除注入中關村的表態讓這一切風云突變。據一家財經媒體報道,國美此前曾與中關村接觸過,但目前僅處于可行性方案的商討階段。按照這一說法,國美如果借殼中關村,地產資產又會如何運作?
“地產這一塊業務只是暫時不裝入上市公司,但地產資產上市一定會做,并且一定是采取借殼上市,不過,具體借哪個殼上市不一定。”上述接近黃光裕的人士透露。目前,黃光裕有中關村和三聯商社兩個可供選擇借殼上市的資本平臺。
“黃光裕會選擇一個更合適的時機,以更為合理的估值注入地產資產,當然注入資產的結構也會作出調整。”該人士透露。
他指出,因為資本市場對商業地產項目的溢價更高,當初黃光裕曾經考慮將國美商都等商業項目注入中關村,而不是后來方案中呈現的一級土地開發業務。
不過,最終考慮到國美商都的產品定位一直存在問題,會影響到項目的投資預期,進而影響到通過證監會對重組方案的批復,最終放棄。“下一步注入資產結構的調整很可能回到最初的想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