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關村電子賣場又經歷了一場蛻變。以海龍、鼎好為首的西區電子賣場先后引入高新技術企業。到2010年底,海龍大廈和鼎好電子城的寫字間已基本完成高新技術企業的入駐,這也是2010年電子賣場轉型邁出的重要一步。
雖然寫字樓招商有所調整,并有大量的科技企業入駐,這一方面由于中關村核心區周邊寫字樓資源緊俏,另一方面,海龍、鼎好位居西區有其地理上的吸引力。但是,寫字樓中有高科技企業入駐,并沒有對電子市場的環境和經營有任何影響。依托傳統IT分銷模式,不少經銷商表示2010年的生意很淡,銷售業績還不如2009年。于是中關村的經銷商也開始有所籌謀,比如收縮店面減少開支、開辟網絡銷售平臺、引入利潤較大的產品、加強服務意識……
中關村作為全國電子產品的老牌集散地,它的輻射力和影響力仍然存在,這也是更多商戶選擇留下的原因。雖然在2010年中關村電子產品的店面成交量屢屢創下新低,一些門店有時候一天都不開張,而每天的開銷卻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但是他們大多不會輕易選擇離開,為了實現自救,很多經銷商開始從經營模式上進行思考和探索。
以服務留客戶
“從外表看,我們這樣的經銷商只是賣電腦。事實上,一旦有客人踏進我們的店鋪,都會有專門的銷售人員來接待。每家店鋪除了提供銷售的產品,同時還有相關的人員服務,比如介紹產品、調試系統、安裝軟件……當顧客驗機付款離開后,我們的銷售工作算是結束了,但后續的服務才剛剛開始。比如經常有顧客會找回來,有的是系統和軟件出了問題,有的是產品硬件有問題。如果碰到硬件問題,我們會建議顧客去廠商的售后服務中心,如果是軟件問題我們一般會給顧客解決,收取的費用比廠商售后要便宜很多,這也是顧客再回來找我們的原因。”空間浮點負責人郭麗霞女士這樣描述了目前中關村的電腦銷售現狀。
空間浮點在中關村有著10年的電腦銷售經驗,郭麗霞見證了中關村從最開始的電子一條街搬進了新蓋的電子賣場,房租也從幾百元漲至幾萬元,但電腦的利潤卻從萬元跌至不足千元。談及中關村經銷商現在的生存狀態,郭麗霞感覺到壓力非常大,一方面電腦產品的利潤空間已經很狹窄;另一方面,前來中關村的消費者多數希望能買到物美價廉的產品,這也加大了經銷商獲取豐厚利潤的難度。
2010年下半年,在中關村e世界二層出現了一家“專業影像4S店”,對以電子產品銷售為主的中關村來說,出現在汽車零售行業比較普遍的“4S店”不能不說是一個稀奇事物。這家“專業影像4S店”是丹靈數碼旗下的,總店長李大川介紹了開設“專業影像4S店””的初衷。“4S”具體指整機銷售、零配件銷售、售后服務和信息反饋,而中關村數碼相機經銷商多數提供的是前兩個“S”。丹靈數碼的“專業影像4S店”除了銷售產品和配件,還向客戶提供維修服務和技術交流,在保修期和不在保修期內的相機出現故障,都可以在丹靈數碼的“專業影像4S店”得到很好的維修服務,會員制度也讓一些攝影愛好者有一個平臺可以實現更好的交流。
李大川說:“丹靈數碼在中關村經營了十多年,也積累了很多老客戶,但面對競爭激烈的數碼相機市場,丟失客戶也在所難免。我們開設‘4S店’一方面為了留住客戶,另一方面也為給客戶提供全方位服務,像售后維修、技術交流、戶外攝影等。”
現在有一些經銷商經常抱怨消費者只看中產品,從不關注店面銷售人員提供的服務,往往還因為價差吵得面紅耳赤,從而直接導致消費者買得不安心,經銷商賣得不甘心。“專業影像4S店”在中關村是一個創新,會員制不但讓經銷商記錄了客戶信息以供回訪,也讓消費者再次購買相機享有一定優惠和會員服務。
調整代理策略增加利潤
“數碼影像4S店”在經營模式上有一些值得其他經銷商借鑒的地方,但也不是每家經銷商都適合開設這樣的“4S店”,這就需要經銷商尋找適合自己的利潤增長點。
龍安科技是惠普的核心代理商,然而2010年龍安的惠普筆記本銷售業績直線下滑。在2010年下半年的時候,龍安科技不得不在產品線上做出重大調整,新增了蘋果電腦產品,同時減少了惠普的門店。龍安科技的經理安立強先生透露,“雖然我們跟惠普合作了很多年,但在2010年受到惠普‘3·15’事件影響,導致惠普產品銷售情況很不樂觀,不只是我們一家,中關村幾家惠普代理商的銷量都出現波動,所以我們設法引入一些新的產品線,來保障我們的盈利水平。”在中關村,規模較大的經銷商一般至少代理一個品牌,這也是一種分化風險增加利潤的有效方式。
然而,同時代理幾個品牌的做法,只有一些大的經銷商能承擔得起,但在中關村規模較大的經銷商還屬于少數。自金融危機以來,中關村一些小的商戶就開始采取收縮和調整經營范圍的策略。比如草原科技之前代理奧林巴斯和富士兩個品牌的數碼相機,但在2010年他們舍棄了奧林巴斯只代理富士一個品牌,雖然品牌減少了,草原科技卻在鼎好二期新增了一個富士的零售店,門店經理王先生說:“放棄奧林巴斯也是不得以,因為一年下來基本不賺錢,如果繼續合作,每年的提貨成本已經對我們日常經營造成負擔,F在我們只動用了奧林巴斯進貨成本的一部分資金,不但新增了一家零售店,還爭取到了富士廠商的廣告支持。一年下來,雖然只代理了富士一個品牌,但比同時代理兩個品牌的利潤更加可觀。”
在中關村,有一些經銷商往往會穿梭在多個品牌之間,但有人賺錢也有人賠錢。作為代理商,需要對每個品牌的代理策略了如指掌,以便自己能做到應變自如,但其中也難免會出現信息不對稱。比如之前就曾有一家戴爾筆記本代理商在提貨一周之后突然遭遇廠商降價,廠商售價比他的提貨價格還低,由于提貨時沒有保價政策,因為他壓了很多貨賣不出去。這位代理商有點無奈地說:“任何一個廠商都會把自身的利益放在首位。盡管經銷商為他們拼命賣貨,但有些廠商還是會很不厚道地讓經銷商壓貨甚至賠錢。真正能賺到豐厚利潤的代理商對各個品牌都有著靈敏的市場嗅覺,像我這樣沒有這方面能力的,只能老老實實找一些穩妥的品牌做代理,雖然利潤不大,但堅持做下去也能維持生計,就怕市場出現波動,不得不被人牽著鼻子走。”
記者手記
中關村轉型階段存在機遇
2011年,海龍和鼎好已經準備好迎接高新技術企業的到來;科貿一層在空置了半年之后引入了手機大賣場,又恢復了生氣;e世界雖然客流相對不高,但賣場里的商戶數量也遠遠低于其他幾家賣場,在競爭上沒有那么激烈。
中關村電子賣場的轉型已經悄然無聲地拉開大幕,在2010年的洗牌中有部分商戶不幸被清理出局。2010年國慶前后,我們曾做過一個關于“下一個中關村在哪里”的專題,當時,無論是業界專家、電子賣場管理方,還是資深的經銷商,都肯定了中關村不會消失,而將會處于一個不斷調整和完善的過程中。
對于賣場的轉型,有一些經銷商并不知情,但也有一些經銷商察覺到了變化并且迅速做出反應。比如運通時代在市場很低迷的情況下還是大膽增加了零售店面,總經理吳林國說:“如果大家都離開了,而運通不但沒走還擴張,消費者就會自然而然地記住了運通。”相反,空間浮點則放棄了海龍的門店,郭麗霞說:“不是我們開不起店,而是市場太淡,既然中關村行情不好,與其在這里燒錢,還不如利用手里的資源轉投其他行業,等中關村市場升溫了,再進來開店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2010年中關村的經銷商有的離開了,有的該行了,有的收縮了,也有的擴張了,無論怎么做他們都在尋找并且等待著新的機會,最后的結果還得留給時間和市場來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