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6月10日下午飛抵長春到6月12日上午離開長春,最想知道的是北科建集團派出什么人,能這么快地在東北這塊凍土(黑土地)上,弄出這個長春北湖科技園來?
長春北湖科技園總經理況兆杰和將入住企業交流。
在從北京飛抵長春路上,北科建集團公司行政總監王槑(音Mei)先生介紹說:北科建集團共約派出十位員工,他們在長春北湖科技園工作快2年時間 了。北科建集團從北京派出到長春市籌備長春北湖科技園班子主要團隊是一位60后,三個70后,一個80后的配置。董事長郭利是1961年的60后,有長期 在中關村管委會和園區工作的經驗,其他幾位都部在國有企業中熟悉投資運營的,其它工程、財務、營銷工作的。
“例如,郭利是前北京中關村生命園總經理,長春公司董事長,城市規劃專業,熟悉園區建設運營。財務總監關麗敏曾在北京科技園置業公司,嘉興公司任財務總 監,東北人,業務干煉。總經理況兆杰原來在是北科建集團經營發展部任總經理,從長春項目策劃拿地,到公司組建的負責人,是學經濟專業、人大MBA,投資出 身。劉玉軍是綜合部經理,負責人力和行政。招商副總經理官蘭蘭,年近30歲,是集團最年輕的干部!”王槑(音Mei)先生作為集團行政總監,如數家珍地向 光明網記者介紹說。
在長春不到36小時時間,記者用鏡頭,記錄了長春北湖科技園總經理況兆杰、綜合部經理劉玉軍和美女招商副總經理官蘭蘭的一些工作影像,也同他們本人做了交流,有幾件小事讓本人感到這些來自首都的70、80后年輕人身上有很多感人故事。
長春北湖科技園招商副總經理官蘭蘭同記者合影。
例如:招商副總經理官蘭蘭,她是新婚蜜月期被派往長春北湖科技園參加籌建工作的,“剛到時,那塊地就我們一家公司在那片肥沃的黑土地上拓荒,除 了一條主道路,就什么也沒有。”大家想像一下,每天從市區到工地要跑30公里,那個階段是多么辛苦。而這種牛郎織女生活已經持續了快二年了。這是一位來自 山東為國企創業犧牲小家的美女。
為了安心在長春市籌備長春北湖科技園工作,總經理況兆杰是舉家遷到長春,所以,就這一點,本人向北科建集團公司行政總監王槑(音Mei)先生提 出了一個個人觀點:這也許是長春北湖科技園工作團隊能夠這么安心工作、觸入當地工作環境的原因。王槑總監認為:“集團的人才配置合理是基礎,關健是團結一 心,腳踏實地,我們北京派出的團隊有遠見有理想,更都有執行力!”
記者在長春市區,去了長春北湖科技園籌建辦公室,它旁邊是招商銀行,這個辦公室已經顯得有點擁擠,聽說我們走后就要遷到長春北湖科技園內自已的辦公室辦公了,衷心祝愿這些在吉林傳播中關村科技園文化的70、80后年輕人,為了事業發展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