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在向參觀者介紹“植物墻”—蔬菜垂直栽培模塊系統。
水肥供應自控的“植物墻”、筆記本電腦大小的防爆機器人……這些中關村(000931,股吧)企業研發的高精尖產品16日上午集中亮相,將被優先用于北京海淀北部科技園區的新建筑和環保低碳園區建設。
16日上午,“生態城市、智慧生活”北部生態科技新區新技術新產品項目推介會在海淀永豐產業基地舉行。此次推介會共有22家中關村企業參加,以新產品展示、交易和新技術推廣為依托平臺,推動建設海淀北部“創新驅動、產城融合、城鄉一體、低碳智慧”的科技新城。
在企業產品展示區域,一堵“植物墻”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植物墻”由數層拼接而成,土壤被隔層包裹,僅有植物露在外面。由北京普泉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 這套蔬菜垂直栽培模塊系統,融基質肥料、灌溉、植物等于一體。據工作人員介紹,該系統配套的槽鋼和掛鉤安裝拆卸方便,只要連接上水源,即可實現水肥供應自 控。整個過程僅依靠重力系統進行,不需電源等額外動力。“種蔬菜可以保證即采即食,客戶,尤其是小朋友可以自己動手采摘,有趣又保證安全。另外也可以做辦 公室美化等用途。”該工作人員向記者說。
擁有視頻、味道、聲音監控功能的防爆機器人。
北京中電興發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防爆機器人也成推介會上的一個亮點。橙色外觀的機器人僅比筆記本電腦大一些。除兩只“眼睛”可以進行視頻監控外,它的 “嗅覺”和“聽覺”也十分靈敏。“例如平時在公交車上,如果有人提了汽油等易燃物,防爆機器人可以"聞"到味道并自行報警。”展臺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 “聽覺”方面,機器人的內置系統可以判斷出“救命”等緊急信號并報警。同時,機器人中間設有報警按鈕供緊急情況使用,工作人員按下按鈕后,機器人“看”到 的畫面即刻反映到旁邊的監控屏幕上。該產品將在本月底正式向公眾亮相。
據悉,海淀北部科技園區中的新建筑將優先使用高精尖產品,目前,環保低碳園區建設已初見成效。據實創股份公司董事長陳曉智介紹,通過采用園區內企業的新技術,如冷熱電三聯供太陽能光熱系統、排風熱回收技術、光導筒照明、能源管理系統等,有效地推進了海淀北部地區的節能環保、低碳生態建設。中關村壹號、C4、C5公租房、人大附中愛文國際學校等重點項目也將繼續帶動園區生態建設發展。
據海淀區負責人介紹,到2020年,海淀北部將建設成為包括45萬至62萬的就業人口在內的百萬人口新區,實現收入8000億元,真正建成為“科技創新引領、高端產業聚集、綠色生態示范、人文交互共生”的全球引領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