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人才 > 正文

中關村的“成功創業者畫像”

日期:2017-11-18  來源:經濟觀察網
[字體: ]

美國福布斯雜志日前刊登了市場研究公司對世界各個高科技城市的排名,2017年排名第一的是北京中關村(000931,股吧)。第二到第四名分別是德國柏林、美國金山和美國奧斯汀。研究人員使用軟件工程師的薪水、開辦業務所需要的時間、生活成本和月租金、業務的增長指數以及創業產出等十個指標來確定的此次排名。

  此次排名指出,北京的中關村不僅有利于早期的投資環境,且生活成本也在人們可接受的范圍內。對于北京來說,中關村其實是一個大概念,中關村西區、后廠村西二旗地區和大望京,這三地都聚集了大量創新公司。誰又能成為中國的硅谷呢?

  “中國硅谷”

  中關村西區90年代成為創業者的天堂,但目前被熟知的創新公司只有搜狐和騰訊。后廠村西二旗地區,聚集了聯想、新浪、網易、百度、滴滴等大批互聯網軟件企業,約10萬人口聚集在此,見證了中國互聯網的進程。大望京地區,不僅有奔馳、微軟、卡特彼勒等世界500強總部,還有陌陌、美團、攜程、360等新秀的加入。從最初的城鄉結合部到現在創業投資人,知名互聯網公司紛紛入駐和IDG等資本的介入的大望京地區,儼然也是中國硅谷強有力的競爭地區之一。

  在著名管理學家邁克爾·波特的競爭三部曲中,有一個六要素的菱形模型來描述一個區域的發展。其表明只有六個要素相互協調、互相加強創造出有競爭力的集群環境,使產業集群形成帶動整個產業群相互提攜,良性競爭時,這個地區才能成為硅谷的代表。

  但無論是哪一個區域,最終還是要靠這個區域代表性的企業來體現的。獨角獸是指公司價值在10億美金以上的公司。一般來說想成為獨角獸的公司需要頂級人才的聚集、自由思想的碰撞、絕妙的創意、完善的商業模式。而現在共享經濟、內容媒體、企業服務、垂直電商是研究獨角獸企業的風口。大部分的獨角獸企業都在這四個領域初露端倪。

  成功創業者標簽

  我們選擇了2017年未來獨角獸前150名企業中落戶北京的80家企業,根據其所在行業、創始人信息、畢業院校和所用時間等數據詳細分析了成功創業者的基本畫像。

  分析可見,創業者基本畫像一般是理工科畢業,畢業十年以后做CEO,大約在30到38歲左右,如果下海比較晚也有48歲創業的。大約是十年以后能做CEO。

  從學校分布來看,綜合性大學的計算機相關專業創業CEO最多,比如北大、清華是創業最多的。而北理工、北航、北郵等當CEO的并沒有綜合大學的計算機系成功的多。

  創業者畫像還可以分為三類:碼農升級型,海歸外企型,連續創業型。

  80家企業大約有20多家都是第一個類型:碼農升級型。首先成為某一個公司的技術人員,工作五年以后,發現一個風口,辭職創業。像快手就是典型的代表,這類人大部分在內容聚集行業比較多,不適合市場化打交道。做人工智能的也可以歸為這個類型,比如商湯科技和曠世科技等。

  大概有15家左右的企業是第二種類型:海歸外企型。從國外大學畢業,擔任過國際公司高管。職業發展上遇到天花板或者其它原因進行創業。比如寶寶樹代表王懷南等,。

  第三個連續創業型。創業者在畢業的時候就開始創業,一般連續創業三次左右才獲得了成功。在中國獲得的融資被社會認可的成功大學畢生,大部分都有連續創業的經歷。

  那中關村能否被復制?關鍵看四點。

  第一是人才。北京的高校最多,人才數量大且整體素質高。如果想把中關村復制到全國的話,本地一定要有眾多知名理工類大學聚集的特征。

  第二個要有資本。尤其是在創業資本的連續傳遞方面,北京有很大的優勢。很多創業人員成功以后會把資源傳遞。如果公司上市了,很多人拿了期權以后還會再繼續扶持新的公司。

  第三,政策扶持。除了顯性的稅收優惠,還有隱性的政策。比如政府官員的素質。海淀區中關村官員基本上和創業者都是同樣的學歷水平和思維模式,官員的想法和創業者的想法基本上有共識,從而促進政策的有效支持。

  第四是市場的接納度。北京的消費者消費能力強,而且很前衛,對新產品和新生活方式的接受度高。比如網絡支付、智能產品體驗等。當然,如社會服務、公共服務、辦事效率等各方面也很重要。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