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7月15日暑運開始,地鐵1號線將基本告別“悶罐車”,空調車比例上升至85%左右。昨日,北京地鐵公司發布數據,31組非空調列車正在加裝空調,其中4組改造完的車輛已上線運營。
昨日,在北京地鐵車輛裝備公司車間內,一列改造好的列車停放在軌道上。雖然外形完全跟1999年新車下線時一樣,然而改造后車廂內部卻大有不同:橘黃色的座椅有了曲線,坐上去更舒適;首尾車廂內增設了可翻式座椅,剛好能固定一輛殘疾輪椅;高位扶手桿向車頂兩側收攏了一些,車廂中部空出了更多站立位置;車門上方的線路圖變寬了,各條線路換乘站一目了然。
“這些改造后的車輛將陸續上線。”地鐵新聞發言人賈鵬說,目前,1號線有6組36輛車正在車輛裝備公司內進行改造。每列車的改造過程大約需要45天。
“這36輛車全部完成解體工作,25輛已完成車體鉚修及空調平臺改造,其中12輛已進入車輛調試階段,即將交付運營。”賈鵬介紹,這是國內首次給非空調車加裝空調。由于需要在已定型的圓弧形車體鋼結構上開孔安裝新設備,難度很大。經過層層論證,最終確定采取在車頂開4個空調平臺的技術方案。
除了裝空調,此次列車改裝還包括在車廂壁上安裝密封砧,在車門位置安裝密封條,在地面鋪設抗噪音材料地板等防噪音設施,將列車噪音降低到70分貝到80分貝之間。
目前,1號線主要有三種車型,其中有20組空調交流車,31組非空調交流車,19組非空調直流車。該線每日早高峰期間,需要52組車上線投入運營。7月15日前,1號線將爭取有24組加裝空調的車輛上線運營。這些加裝空調的車輛和已在運營的空調車將占運營車輛八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