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生活 > 正文

讓居民菜籃豐盈 本市投入8億新增菜田5萬畝

日期:2011-04-10  來源:千龍網
[字體: ]

   春耕時節,通州、順義、平谷、延慶……成片的糧田正悄然發生著變化,不見起身拔節的麥苗,只見農民在地里撒菜種。原來,這些糧田正在改種蔬菜,成為本市今年新增5萬畝菜田的主要來源。

  昨天,記者從市農業局獲悉,市民的“菜籃子”將越來越豐盈。目前,本市全年蔬菜產量300余萬噸,自給率為28%,而到“十二五”末,這組數據要變為450萬噸、35%。為此今后5年間,本市菜田面積要增加12萬畝,達到70萬畝;而設施農業面積要增加6萬畝,達到35萬畝。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今年,本市將投入8億元,用于增加基本菜田總量、建設2萬畝日光溫室、推進集約化高產高效生產基地建設等。基本菜田年內將增加5萬畝,其中大部分是由糧田改建而來。

  在平谷區,農民們正在進行土壤深耕曬垡、暢通田間排水,為7000畝糧田改菜田做準備。和這里一樣,順義、延慶、密云……京郊7個區縣,眼下都在為“糧改菜”做著前期工作。其中,改建菜田最多的通州區達到萬余畝,最少的懷柔區也有將近2000畝。

  冬季向來是本市蔬菜上市淡季。這一“短板”有望隨著溫室大棚等設施農業的增加而好轉。今后三年,本市平均每年將新增設施農業2萬畝。今年新建的這2萬畝日光溫室,前有保溫被、后豎保溫厚墻,即使在最冷的冬季,溫室內也能比外邊高20余攝氏度。青椒、黃瓜、各類葉菜,都能在這里茁壯成長。以青椒為例,冬季溫室里每畝一茬能收5000多斤。

  到“十二五”末,本市設施農業總面積將達35萬畝,蔬菜的平均畝產量將提高17%。

  今年,除增加基本菜田之外,本市還將在順義區北務鎮、通州區臺湖鎮、延慶縣延慶鎮、大興區長子營鎮等處新建10個千畝以上設施蔬菜標準園,這些標準園將在基礎設施配套、生產技術應用、現代化農機配套和產后冷鏈設施設備配套等五方面得到扶持,以此進一步提高首都蔬菜生產基地的生產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實現高產、高效、高品質,增強本市蔬菜產品供應和競爭能力。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