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生活 > 正文

臟亂快餐流入中關村 商販嘴叼盒蓋腳跨菜盆

日期:2015-09-23  來源:法制晚報
[字體: ]

快餐制作一條街臟亂差

  海淀五路居站周圍經多年建設,多幢現代化寫字樓拔地而起,慧科大廈、碧生源大廈、金隅大成、中澳寫字樓等一批現代化寫字樓陸續投入使用。由于周邊餐館不是很多,許多在附近上班的工作人員每天的午餐就是通過電話點一份快餐解決。

  記者根據報料暗訪發現,在西四環外田村附近的一個廢棄市場出租屋內,藏著生產加工廉價快餐盒飯的小作坊。

  在該窩點記者看到,炒好的菜盛放在塑料大盆里,盛飯的人穿著拖鞋直接跨過菜盆拿東西,負責包裝盒飯的男子,為了方便直接把餐盒蓋叼在嘴里。

  報料

  陳小姐在位于海淀五路居地鐵站旁的慧科大廈里上班。9月初的一天中午,她用同事們曾留給她的一張名為“小李快餐”的名片撥打了訂餐電話。電話撥 通后,快餐店 老板告訴她,他們的快餐品種豐富,價格便宜,10元錢一份兒的盒飯還有煎蛋和雞腿,主食可選擇米飯或者饅頭,還附送一瓶礦泉水。

  聽到老板的熱情推薦,再加上快餐便宜的價格,剛工作不久的陳小姐決定訂餐。沒想到吃了三天,陳小姐吃了兩口菜后,發現餐盒的炒菜里竟然有一只蒼蠅,惡心得陳小姐幾天吃不下飯。氣憤的陳小姐找到本報向記者舉報“小李快餐”,她懷疑這家快餐店衛生不合格。

  尋訪

  快餐熱線未透露生產地址

  記者發現陳小姐提供的這張“小李快餐”名片上只有兩個訂餐的手機號碼,而名片的背面是空白的,沒有印任何信息。

  記者撥通了名片上的電話,并以能否按時送達快餐的名義詢問快餐盒飯生產的具體地方。接電話的男子告訴記者,海淀五路居附近的寫字樓都在訂他們的快餐盒飯,只要送餐的目的地不是太遠,一般都能趕著11點半之前送到。

  9月16日中午11點左右,記者來到慧科大廈的門口,正好遇到一輛送快餐的電動三輪車。送餐的師傅掏出一張名片遞給記者,上面寫著,“北京順口香盒飯專賣”以及聯系電話。這張名片和“小李快餐”一樣,也不寫生產地址。

  記者拿出“小李快餐”的名片問送餐師傅:這和你們是一家的嗎?送餐師傅說:“不是一家,但估計都是我們那條街的,就河邊那個雙槐樹舊農貿市場一條街,我們那兒有好幾家做快餐的。”

  快餐生產點藏身廢棄市場

  根據送餐師傅提供的地址,9月17日上午,記者從6號線地鐵海淀五路居站的西北口出來,走過西四環上的過街天橋,繼續沿一條小路向西走300米后,沿著永定河引水渠的西岸向西北方向繼續走一公里后,岸堤邊的民房逐漸集中起來。

  記者向當地一位老人打聽“雙槐樹市場”的具體位置,老人告訴記者,順著路繼續往前走100米,往左一拐就能看到很多簡易的平房,那就是“雙槐樹市場”。該市場其實就是一條街道,道兩旁都是簡易平房。

  老人說,原來的雙槐樹市場已經廢棄了,但是市場里臨街的房子都保留下來了。現在這些房子都出租給外地來京的務工人員了,市場的南側都是收廢品的,西北方向都是些做飯的。由于這個市場關很久了,所以好多人都不知道這里。

  快餐制作一條街臟亂差

  順著老人指引的方向前行約百米左拐后,記者發現了很多簡易平房分列在一條小路的兩旁。走進這條小路,依稀能夠看到市場的影子。路寬約5米,兩旁的簡易平房很多還在擺攤,有賣水果蔬菜的,也有販賣活禽的,還有各種生活用品的小超市。路面上到處是垃圾和污水。

  沿著小路前行50米左右,兩旁的房間里不斷有人推出大籠屜,手提的大塑料袋里裝著蒸好的饅頭等主食,另一些人正在往幾輛三輪車上裝著成捆的快餐盒飯和礦泉水。

  看到一名中年婦女正將棉被蓋在剛剛裝好盒飯的三輪車上,記者上前詢問是否聽說過“小李快餐”。

  這名中年婦女馬上說:“要快餐盒飯啊?我這里也有啊。”說著將三輪車上的棉被揭開。記者一看,車里面裝的都是已經包好的盒飯。

  記者說要找“小李快餐”,這名婦女搖了搖頭說:“這條街好多做快餐盒飯的,不知道你說的哪一家。如果要訂盒飯,我們這可是有品牌的。”說著拿出一張名片遞給記者。

  記者看到名片上面寫著“北京順口香盒飯專賣”,跟記者在慧科大廈門口收到的名片一模一樣。

  暗訪

  盛菜女子穿拖鞋跨過菜盆

  可能是我們的對話引起了路人的注意,一名男子告訴記者,“小李快餐”就在斜對面。隨后該男子領著法制晚報(微信公號:fzwb_52165216)記者找到了“小李快餐”。

  跟著男子往前走,來到一間平房門口,門口沒有任何標識能看出來這是快餐生產企業。記者發現,這個斜對面的“小李快餐”與這名中年婦女所站位置只有不到10米的距離。

  推開房門,右手邊是一個約三平米的臨時搭建的廚房,成堆的蜂窩煤貼墻碼放,一個爐子上放著一口巨大蒸鍋,鍋的表面粘了一層黑乎乎的東西。

  進入里面的房間后,一對中年男女分別坐在房內。記者目測整個房間不超過10平米。房間的右手邊放著上下鋪的鐵床,下鋪的被子還沒來得及疊好,上鋪床上則堆滿了各種雜物。

  盛菜的女子身上穿著一件藍色襯衣,光著腳穿著拖鞋,手上既沒有戴手套,臉上也沒有戴口罩,坐在屋子中央的小板凳上。在她面前,六七個塑料大盆放在地上。盆內裝滿了各種已經炒好的菜品。當她起身拿東西的時候,就穿著鞋,直接從菜品上邁過去。

  記者注意到,屋內有幾個盛菜的大塑料盆已經空了,盆底上糊著一層油垢,已經看不到原來盆子的顏色。除了塑料大盆,現場還有一個浸滿油漬的紙箱子,里面裝著咸菜。

  只見這名女子左手拿過一個紅色的塑料餐盒,右手拿著一個大勺子,分別從面前的大盆子里熟練地舀出菜品放到餐盒內,最后再從一個紅色大桶里撈出一個雞腿放在菜上,然后蓋上透明塑料蓋。

  包裝快餐男子  嘴叼飯盒蓋

  屋內男子則坐在椅子上,嘴里叼著飯盒蓋,騰出雙手捻開塑料袋,然后將盛著菜品的飯盒蓋好蓋,并用皮筋勒住筷子,最后將一飯盒的菜和兩個發泡飯盒裝的米飯放在一個捻開的塑料袋里包裝好。

  記者向該男子了解情況,該男子說話時唾沫橫飛,還用手抹了抹嘴,然后繼續用手包裝盒飯。

  打包好的一個塑料袋內就是一份快餐,然后男子再把這一份份快餐整齊地碼放在一個更大的黃色塑料袋里。

  記者謊稱前來訂購盒飯,男子趕緊將嘴里叼著的餐盒蓋吐出來,掏出一張名片遞給記者——“小李快餐”,名片和陳女士提供的一樣。該男子告訴記者,這里的盒飯十元一份,價格便宜,菜樣豐富,而且保證能吃飽。方圓幾公里內的寫字樓都有訂餐記錄。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