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生活 > 正文

中關村一小:課程改革守住“兒童立場”

日期:2016-06-24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
[字體: ]

《中華老字號》《自由是什么》《城南舊事》閱讀分享、《校園小戲迷》——走進皮諾曹、《腳內側射門》花式足球、《創編輕器械操》、《Making Contact》……中外教師共同授課、家長與教師同臺授課等各種創新的教學方式,以及學生們熱烈的課堂互動氣氛,使得不少前來聽課的教師全程駐足聆聽。 近日,一場與眾不同的課程展示活動在中關村一小舉行。

  校本課程開發、課程體系的校本化構建,怎樣才能避免零亂無序,怎樣才能扎進學生的心里?在中關村一小校長劉暢看來,好的課程體系就應該賦予學生自主選擇課程的權利,讓學生真正成為自己發展的主人。

  近年來,中關村一小對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課程進行重組,形成了“6-2-6自主發展課程”體系,以多元、自主為課程特色,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課程資源,實施菜單式課程管理體系,建立必修課與選修課相結合的課程選擇機制。

  如今,每學期選課時,中關村一小的老師都會頭疼犯愁,因為這個時候都會有家長打電話來,希望老師能夠說服孩子改選一些在他們看來更有意義的課程,但是這個時候老師往往會堅定地站在學生一邊,勸說家長尊重孩子的興趣和選擇,并鼓勵學生堅持自己的選擇。

  北京教科院基礎教育教學研究中心李曉蕾說:“現在很多學生長期以來形成了‘聽話’的習慣,幾近喪失選擇的能力,為此學校希望通過改進課程設置,增加可選擇課程比例,引導學生盡早學會在面對多元化選擇時如何自主選擇。”

  除了18節遨游計劃項目特色課的展示之外,作為課程的另一重要支撐平臺,中關村一小孩子們自主創建了165個微社團,如甜品DIY、量子空間、沙畫藝術、串珠CLUB、3D體驗館、少年科學院物理所……學生們極具創意的課題研究及動手創作展示,引得來訪老師紛紛駐足。

  作為中關村一小微社團的見證者和陪伴者,金亮老師發現,差不多1/5的微社團,在制作海報之前就已經消失;1/3的微社團,在還沒有進行一次活 動的時候已然消失;3/4的微社團做著無聲無息的事情;1/10的微社團,最后可能做出了成人認為比較有意義的成就。但在金亮老師看來,這么高的淘汰率并 不值得惋惜,因為不管社團走到哪一步,學生都能從中得到收獲。“評價微社團的最重要的尺子是學生的成長,而不是成人的標準。”

“兒童的發展是現代教育的核心價值定位,兒童立場應是現代教育的立場。”在劉暢看來,“兒童立場”不應該是掛在口頭上、浮在課程表面的,而應沉入課程本質,融化在教師血液里。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