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投資 > 正文

中關村民企進軍國家重大科研項目

日期:2011-02-28  來源:北京晨報
[字體: ]

  中關村的民營企業將有機會牽頭國家重大科研項目,而不再僅僅是配合其他科研院所及高校研究的“配角”。中關村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條件放寬,注冊滿半年的企業即可參加認定,而申請的重要條件“核心自主知識產權”范疇也進行了擴充,并未申請專利的中醫藥秘方、軟件核心技術等技術秘密被納入其中。在上周舉行的中關村動員大會上,一系列備受矚目的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新政策及《2011-2020規劃綱要》對外發布。

  新的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打破了原有注冊一年以上的企業才有資格認定的標準,注冊滿半年的企業即可參加認定。對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的范疇進行了擴充,增加了國家西藥、國家一級中藥保護品種、國家級農作物品種、國防專利、技術秘密等五項內容,對符合戰略性新興產業及研發費用占比達到10%的企業,允許以技術秘密作為知識產權申報。

  科技部副部長曹健林指出,新辦法將推動支持中關村大量創新創業型小企業的成長,根據估算,將有3000家企業直接受惠得到認定,享受到人才、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從而拓寬了中小企業發展的渠道。

  中關村科技園區委員會副主任楊建華在接受北京晨報記者采訪時介紹說,目前北京市的高新技術企業有6000家左右,其中中關村是4000家左右,新政后中關村的高新技術企業數量有望翻番。至于技術秘密的定義,他解釋說,主要是指中醫藥、食品等產品秘方以及軟件企業的核心技術等,有些企業并不愿意申請專利,今后也可以申請成為高新技術企業,但對技術秘密也有一定的認定標準。

  另外,根據財政部近日出臺的《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開展科研項目經費管理改革試點》的意見,科研項目經費將進行改革試點。按原有評審標準,大部分項目只有科研院所、高校才能申請到,企業涉及的很少,而現在是單獨批出來一部分項目,由中關村企業牽頭,并會同有關科研院所形成團隊,向有關部委提出申請項目。而在中關村的2萬多家企業中,絕大多數是民營企業。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