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每年吸引數千家企業入駐。為了給入駐園區內的企業提供良好的投融資服務,中關村科技園區建成了一整套科技金融體系。如今,經過不斷完善,眾多園區內企業已受益于這套科技金融體系,經歷著初創、融資和成長。以下請聽記者梁麗群發回的報道:
譜尼測試是一家從事健康安全環保工作的公司,也是中關村科技型的企業。在公司發展初期,購買機器設備需要高昂的投入,可是跟眾多中關村高科技企業一樣,企業最大的資源只有高科技技術,缺少足夠資金。如何讓企業以技術抵押,進行貸款融資,成了困擾他們的問題。
對此,中關村管委會發揮中介作用,讓企業先從小額貸款開始,積累信用。很快,企業取得了銀行的信用貸款,在成長路上越加壯大。譜尼測試的總裁宋薇提及此處難掩心底的感激:“中關村管委會從各個方面介紹了我們公司的發展,尤其是我們快速的發展對社會的貢獻程度,銀行從信用上給我們開了一個快速通道。這個合作貸款的速度和效率令我們很驚訝。對于我們這種中小型快速成長的企業,是特別急需的。”
在中關村科技金融體系的幫助下,企業能更快速、順利地得到貸款融資。中關村管委會科技金融處處長何存女士強調,這一體系運作的關鍵是企業信用。她說:“我們所有公司的工作都是以信用體系建設為基礎的,我們一直是把信用作為整個工作的重中之重。為什么要這么做呢?因為科技企業的特點就是清資產的企業,它沒有任何可抵押的資產,它最大的財產是人才和知識產權。什么東西才是它最重要的?就是信用的積累非常重要。一個企業長期積累以后,得到了金融機構的認可,以后才有可能談到科技企業得到信用貸款。”
何存處長介紹說,科技型企業建立起信用后,中關村科技金融體系會輔以更多有利機制,幫助企業發展。比如給幫助過企業的銀行一定的風險補償,或者鼓勵特定的機構也參與到企業的貸款中,出臺政策呼吁政府、企業和信用中介機構多方參與共同推進等等。
如今,中關村的科技金融體系更加關注發展戰略新興產業和推進重大科技成果的轉化,尤其鼓勵一批優質的科技企業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2001年創辦的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進行再生水處理的一個環保型科技企業。他們從一開始就業得到中關村管委會對企業資金、人才、新產品的研發推動、產品推廣以及成功上市的支持。企業宣傳部經理唐啟明說:“中關村對我們的科技創新的扶持是不遺余力的。我們以企業為主體,在開展研發創新方面,中關村給予我們更多的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標準化專項資金項目、還有科技奧運項目等等的一些資金的支持,為公司的技術創新增強了動力。如果沒有這個政策的話,碧水源至少還要再走5年的路,所以說推動了公司的快速的成長和發展,把我們的成果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