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投資 > 正文

中關村生命科學園 著力打造生命科學產業集聚區

日期:2011-08-22  來源:華聲在線
[字體: ]

自2006年被確立為國家生物產業基地以來,北京市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園區內初步形成從實驗室到臨床的較為完整生物醫藥產業鏈條,已發展成全國最大的國家生物產業基地。

 

                      定位于高端生物產業基地

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袁曙光介紹,生物技術產業作為新興產業,科技研發是其產業價值鏈的上游,只有掌控高端環節,才能帶動產業的發展,創造競爭力優勢。從成立之,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就定位于高端生物技術的研發、中試和生產,旨在利用首都研發資源優勢,打造產業高端研發創新和成果產業化項目基地,在短時間內使國內外人才、技術、資金、品牌等相關的產業高端資源形成集聚效應。

 

目前,中關村生命園園區內匯聚了包括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蛋白質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863實驗動物及病理動物模型中心等7家國家級研究機構、1家醫療機構、揚子江集團、江中制藥集團、美國健贊、瑞士先正達、丹麥諾和諾德和日本TaKaRa公司等21家國內外著名企業的研發中心與生產企業,以及16家生物醫藥服務外包企業和60余家中小型創新科技企業。園區內企業累計已達112家,其中外資企業18家。據不完全統計,這里在研的國內國際項目146項,企業擁有各種專利400余項,自主知識產權技術67項,承擔國家863、973和國家自然基金委項目等重要科技項目125,累計在國際著名刊物上發表論文441。

 

                     著力打造生命科學產業集聚區

中關村生命園的招商始終堅持專業化、高新化、生態化原則,不為一時的經濟利益所動,不符合園區發展目標的項目堅決不招。了解,專業化要求引入的企業只能是從事生物和生命領域研究或生產的機構與企業,“高新化要求引入的企業必須是所在領域中的佼佼者,入園項目以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為標志的創新型產品為主,“生態化要求不同企業的業務領域具有多樣性,涵蓋范圍具有廣泛性,業務領域之間具有關聯性。

 

目前,國內各種經濟技術開發區基本上采用企業招商模式,只是在打造產業集聚區,而不是打造能夠形成產業鏈的產業集群,追求的也僅是降低成本、招商引資和規模擴張,實質上是在追求GDP和出口創匯等短期收益。袁曙光介紹說,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在不斷深化認識生物產業發展規律的基礎上,開始采用產業招商模式,以高端研發為龍頭打造生物產業鏈,以滿足構建產業鏈需要、尋找和彌補產業鏈的薄弱環節來確定目標企業,有目的、有針對性地招商。此舉使進入園區的企業能夠以很小的交易成本,成為園區內整個生物產業價值鏈的一個環節、一個部分,找到自己生存和發展所需的成長環境。

 

產業招商,使中關村生命園建立了自己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特色,形成了一種產業價值鏈形態,也形成了獨特的區域競爭力和區域性品牌。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從兩個方面大力發展產業服務,一是為企業入園開發建設提供專業的全程支撐服務。二是積極發展生產性服務業,F在,園區內生物產業領域的生產性服務業從基礎研究、藥物合成、藥物發現、臨床前研究、臨床研究、實驗動物到專業孵化基本形成系統,為園區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袁曙光表示,作為中關村科技示范園區的一部分,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將自身新的戰略目標確定為:打造世界生物產業的創新中心,并加速打造全球知名的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高端專業園區。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