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投資 > 正文

中關村企業牽手天津津南區

日期:2011-11-10  來源:《中關村》
[字體: ]

 時代在不斷演進,中國從過去的“代工廠”的制造時代,向現在的創造時代、創新時代邁進。“合作”成為科技創新的一個新主題。

  中關村作為中國最大的科技創新高端資源密集園區,肩負引領全國,走創新發展道路的重任。如何讓中關村的能量輻射全國?如何吸引外地企業走進中關村?如何促進中國企業獲得更大的發展?跨區域的合作模式也許是最好的選擇。

  無獨有偶,作為具有后發優勢的天津津南區,伴隨著區內雙港總部經濟區和大型科技地產物業聯東U谷·總部大觀的對外招商,也把雙臂伸向了全國的科技高地——中關村。

  2011年10月26日,“中關村走向天津,天津走進中關村——天津津南區雙港總部經濟區招商洽談會暨聯東U谷總部大觀啟動儀式”在北京北辰洲際酒店舉行。在會上,中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協會理事長張景安、天津市津南區區委書記李國文、區長趙仲華、副區長竇雙菊,中國記協書記魏銘祥,中國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常務副理事長陳慶振、副理事長紀世瀛,聯東集團董事長劉振東、中關村科技創業金融服務集團黨委書記寇作鵬、中關村雜志社社長衛漢青等悉數到場。中關村地區126家企業領導參加了會議。會議發布了天津津南區雙港總部經濟區招商優惠政策。金山頂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艾迪超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樂圖在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華生綠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術富邦(北京)生物科技研究院等5家企業與聯東U谷總部大觀當場簽約。

  這次會議是繼中關村昌平園在山東濰坊建設異地孵化器后,中關村再次突圍,與天津的聯動。它使北京和天津在京津冀區域與環渤海經濟帶實現優勢互補,將推進京津合作,讓天津走進中關村,并讓中關村走向天津、走向全中國。

  中關村的內拓外擴

  相信許多人都目睹了中關村的成長。

  中關村科技園區從1999年批復以來,園區的軟硬環境大為改觀。想當初,四通、信通、科海、京海創業時,連真正屬于自己的房子都沒有。要想在高價的租賃中再搞貿易,近乎于一種奢侈,更不用說“產業化”、“規模化”了。中關村一路走來,發展成今天這樣的規模,已非當初的電子一條街所可比擬。

  現在,中關村的發展遠遠超出了單純的行政區域,而成為一個城市功能地域的概念——代表了以中關村地區為核心、動態發展、有著廣泛節點的高新技術創新網絡,成為北京城市空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經過20余年的發展,中關村逐步成為“一區十園多基地”的高端產業功能區,形成了包括海淀園、豐臺園、昌平園、電子城科技園、亦莊園、德勝園、石景山園、雍和園、通州園和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在內的技術研發和產業集聚區。

  據統計,現在的中關村企業當中,年收入過億的高新技術企業已經達到1413家,國家重點高校有30多家,研究所達到200多家。中關村地區構建了60多家國家重點實驗室,60多家國家工程中心。世界500強的企業當中有187個在中關村建立了研發機構。創新人才不斷聚集,在中關村從業將近120萬人當中,有58萬人是大學以上學歷,回國留學人員1.5萬,占全國將近一半;兩院院士532名,占全國36%。2010年中關村企業總收入達到1.59萬億元,5年增長2.3倍,技術合同成交額1579億,占全國的40%,80%是輸出到全國其他省市。

  這意味著中關村已經不僅僅是一個試驗區,而是已蛻變為高科技產業的重要基地;中關村已經不再是一塊狹小的范疇,而是擴張為星羅棋布、面積達幾百平方公里的中關村科技園區,而中關村這三個字,還不僅僅局限于此。

  如今,中關村每年有80%的企業向外擴張,拓展新的創新平臺。擁有具有人才優勢、政策優勢、產業集群優勢的中關村,成為創新中國的孵化器和策源地。中關村向全國輻射自己的創新影響力乃是題中之義。此外,北京市土地資源有限,中關村展開跨區域合作也是形勢所需。實行跨區域合作,不僅能更好地整合資源,還能夠讓中關村的企業走出去,同時把地方的發展機遇引進來。將一些現在不適宜在中關村發展的個別項目或者子公司放到地方孵化,待其成熟后再接納回來,并提供優質服務,這是實現優勢互補、互利雙贏的最好方法。

  事實上,中關村園區和企業的向外拓展和對外合作,一直延綿不絕。清華科技園、聯想、用友等一直用各種形式擴展自己在全國的網絡。2011年10月,中關村昌平園與山東省濰坊市奎文區確定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建立“濰坊中心”作為昌平園(濰坊)科技企業孵化器。此后,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又與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研發和轉化一批國際領先的科技成果,培養和聚集一批產業創新領軍人才,建設世界一流的科研機構,全面提高自主創新和輻射帶動能力。

  10月26日,中關村再次與天津津南區雙港總部經濟區攜手,以聯東U谷總部大觀為媒介,助力中關村的企業向外擴張,發揮其輻射帶動作用。此舉正式迎來了中國跨區域合作的高潮。

  天津伸來的橄欖枝

  這次中關村接納天津津南區代表的到來,是因天津市區和天津經濟的發展著實令人矚目。

  經歷600余年,特別是近代百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獨特城市風貌。天津已成為環渤海地區經濟中心、中國北方國際(17.00,0.06,0.35%)航運中心和中國北方物流中心,也是我國大陸僅次于上海、北京的第三大城市,并吸引了近150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這里。

  而天津市津南區又位于中心城區和濱海新區之間,在城市發展主軸上,是天津發展的黃金走廊。2011年,津南區生產總值預計完成385億元,財政收入122億元。津南區逐步建設成為國家高職高校基地、科技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區,民營經濟基地和生態宜居城區。

  據天津市津南區招商局副局長倪正東(微博)介紹,津南區不僅具有明顯的區位交通優勢,其人才優勢也較為突出。國家教育部與天津市政府合作建立了海河教育園區,一期有7所院校入駐,其就業率是98%以上,超過本科院校的就業率。此外,天津大學、南開大學今年年底要啟動建設,坐落在天津市津南區雙港鎮的還有天津科技大學,天津工程師范大學,以及天津財經大學,這些高等院校在津南區形成緊密的教育優勢和人才優勢。津南區還有18棟高爾夫球場3座,8個示范鎮建設正在加速進行,旅游資源的開發正在加快進度,區內有4A、3A旅游景區,投入使用和在建五星級酒店5座,基礎設施配套比較完備。服務與政策的優勢在天津地區比較凸顯,津南區有區鎮兩級專業的服務團隊和企業,企業注冊、規劃、建設進行全程的服務。另外,津南區每年安排科技專項資金1億元支持企業發展,主要用于孵化器生產力促進中心的建設,還將對科技型企業提供貸款貼息和無償資助。對注冊在津南區商貿企業視企業納稅不同情況給予不同的獎勵。

  隨著天津市津南區發展進程的不斷加快,已經吸引了國內一批優勢企業入駐津南區,其中有以聯東U谷為代表的產業地產開發商,也有以中信、碧桂園、海爾、京基地產等為代表的管理知名的地產開發商,也有以海爾集團,伊利集團為代表的工業生產企業,另外也有以北京郵電大學科技園和科技大學軟件園為代表的教育產業,這些成果集中建設在津南區,使之成為矚目的投資熱土。

  當然,津南區獨具特色的區位優勢也吸引了中關村的目光。

  聯東U谷總部大觀在中關村啟動,標志著天津走進中關村。而金山頂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艾迪超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樂圖在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華生綠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術富邦(北京)生物科技研究院等5家企業與聯東U谷總部大觀當場簽約,則預示著中關村的步伐將邁進天津。

  中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協會理事長張景安在洽談會上表示,中國要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就要在形成產業鏈優勢、搭建優質公共服務平臺、加大金融的作用、發揮人才作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基礎上,大力推進開放合作。張景安所謂的開放合作,包括國際的合作和國內的合作。如今京津聯動,就是國內合作的案例,北京、天津強強聯合、優勢互補、互動創新、互利雙贏,定將創造新的輝煌!

  展望未來的跨區域合作

  據倪正東介紹,截止到今年,在天津市吸引外省市投資中,津南區已連續三年排在第一位,今年1—9月份處在領先的位置。今年天津市計劃吸引國內的資金到天津投資是1600億,津南區今年預計投資到位的資金超過200億,占到天津市的1/8。此次,津南區走進中關村,是其對外招商引資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無論是中關村與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的合作,還是中關村與天津津南區雙港工業園的合作,都是利用各園區的優勢,推進中國自主創新的發展,推進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也間接給國際跨區域合作積累經驗。而天津此次“出擊”中關村,則是期望取長補短,和中關村強大的人才優勢、技術優勢對接。

  可以說,跨區域合作已成為未來創新的重要因素之一。

  2011年2月,國務院批復了《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要求中關村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標志著中關村開啟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的新時代。國務院支持中關村1+6新的先行先試政策,中央多個部門支持中關村率先建設人才特區,這些重大的決策再次賦予中關村引領創新的重大使命和先決條件。中關村正邁向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之一,日益成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強大引擎。

  在此之前,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長、中關村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趙弘就曾大力提倡中關村提升企業的跨區域乃至跨國經營能力,鼓勵園區企業到海外設立分支機構和研發機構,鼓勵有實力的企業通過收購、兼并外國企業,以總部經濟模式走出去,成為跨區域精英企業或者跨國精英企業。園區企業走向世界的同時,也將帶動中關村品牌走向世界,使之成為我國參與全球科技與經濟競爭的前沿陣地。

  今天,中關村走進天津,輻射全國;明天,中關村將擴張到全球,影響世界。而對于天津津南區,以及全國的其他一些開發區,邁出跨區域合作的步伐也同樣重要。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