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科技城正在建設中
客戶在售樓中心看房
招商引資將以什么樣的方式與我們的生活產生聯系?在昆明人還沒把這個問題想清楚的時候,小屯立交邊上的聯想科技城,“門面”早已裝點完畢,熠熠生輝。
這幢充滿現代感的藍色建筑正在被人們熟知,還被拿來和“發展”畫上等號。更為重要的是,它承載著對自己承諾的兌現:招商引資項目有利于激活城市發展活力。
一定程度上,昆明已不是在引資,而是“選資”。這一概念,從未像今天一樣清晰而堅定。恰逢“產業發展建設年”,以“8185”產業培育提升計劃和“3015”行動計劃為核心的“產業夢”正不斷醞釀發酵,也同時指導著“招商選資”的進行。
一句話,昆明要的不僅僅是資金了,而是要長遠而美好的未來。
今年全市
至少要引市外到位資金1250億元
目前,在昆明市上下齊抓的“五重”實施推進中,“重大招商引資”赫然在列。和其它“重點”領域一樣,招商引資是昆明這列飛奔列車的強大引擎之一。
從目標上看,2013年,在招商引資上,昆明要實現實際利用外資達到17.9億美元以上,引進市外到位資金達到1250億元以上。
無論是年初的市委十屆三次全體(擴大)會議上、2013年產業發展大會還是首屆南博會暨第21屆昆交會的表彰大會上,這一目標屢被提及,并有貫穿全年之勢。
現實中,昆明招商引資的步伐正狂飆疾進。以南博會為例,今年6月份的這一次盛會,昆明共簽下招商引資項目85個,其中外資項目11個,內資項目74個。
外資、內資項目將分別為昆明帶來27.13億美元和1299.8億元人民幣的投資總額。
投資項目涵蓋農業、制造、基礎設施、生物醫藥、現代物流、能源、環保、旅游、科技、商貿服務、金融等昆明基礎和前景較好的行業領域。
從更長遠的角度看,借南博會之機,昆明完成了一次招商引資通道的擴展,擴大了自身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知名度,也加強了和南亞乃至泛印度洋國家和地區的交流、合作。
長期以來,盡管昆明的外資來源地朝多元化方向發展,但在到位外資總量上,依舊以香港地區為主,這一現狀,在外資來源地不斷拓展的基礎上,正慢慢改變。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昆明市政府7月份發布的市領導最新分工情況,現有的9名副市長均有招商引資任務。可以看出,招商引資在昆明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之重要。
高標準“選資”門檻
成普遍意識
簡單來說,從招商引資到招商“選”資的轉變,實際上是另一套標準的建立過程,昆明需要什么樣的外來資本、項目?什么樣的外來資本、項目更適合昆明當下以及長遠的發展?類似上述問題的思考,貫穿目前昆明招商工作的始終。
“實際上,目前昆明也還沒有所謂選資標準,起碼在正式文件中不存在。”昆明市投促局的一名工作人員說,但是不可否認,選資的意識和相關標準已變得非常普遍,簡單來說,選資就是提高招商引資門檻。
他介紹,可以明顯感到,如今,昆明的招商引資,已有了自身多重判斷標準,比如產業鏈長短、發展前景、環保、民生、高科技、帶動性強等等,甚至企業的管理模式是否先進,有時也會納入考慮范圍。
有觀點認為,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上升到一定的層次,昆明在把控自身發展方向和節奏上,能力已越來越突出。在“投資熱土”這一身份逐步受到認可的基礎上,昆明已經有了“挑挑揀揀”的資格。
這樣一個例子可以說明昆明正在變得“挑嘴”。
今年初,市考核辦傳出消息,昆明主動梳理并清退了一批小、散、弱及質量不高的招商引資項目。
其中,僅盤龍區就一次清退了48個注冊資本金類項目,共9億元;市基礎設施產業招商總局清退了原來申報的15個項目,僅保留了新引進對應產業的2個項目。撿到籃子里的,不再認為都是菜了。
上述招商思維的轉變,通俗地說,就是昆明已不僅僅看重外來資金,而是想通過自我把關,規劃出一個更為長遠的美好未來。
產業規劃中
配套招商優惠政策
當然,僅依靠意識解決招商選資,顯然不夠具體而有效。那么,指導昆明招商選資的準繩是什么呢?
“就今年來說,昆明的招商引資工作基本圍繞產業發展建設展開。”上述市投促局工作人員說,原因是今年恰逢“產業發展建設年”,昆明大力實施“8185”產業培育提升計劃和“3015”行動計劃,產業發展和招商引資便以此為契合點。
所謂“8185”工程,即加快打造8個產值1000億元級和8個產值500億元級產業,所涉及的產業,涵蓋有色冶金、建筑、商貿、文化旅游、非煙輕工業、金融、醫藥、能源、信息、物流、高原特色農業等。
而“3015”則涉及昆明的十大片區、十大項目、十大基礎設施的建設發展。其中,草海時尚文化區、斗南國際花卉產業園等,更是位列昆明年度重點項目,已均陸續展開建設步伐。
“圍繞產業展開的招商引資,帶來的一個好處就是,不少產業規劃中就培養了優惠政策。”市投促局工作人員說。
那么,算下來,借著產業發展東風的招商引資項目,在昆能享受的優惠政策,除上述來自產業規劃布局外的,還有市級層面基于招商引資政策開出的,以及各區縣為吸引資本入駐而提供的。
最后一項,以經開區為例。針對符合經開區產業導向并在經開區購買土地新辦固定資產投資3000萬元以上的非公工業企業的項目,給予增值稅“兩免三減半”,企業所得稅“五免五減半”等優惠政策。
經開區管委會每年還拿出2000萬元,對3年內入駐加工區片區的企業和商戶提供一次性房屋裝修補助。此外,優惠政策還涵蓋土地、水電、人才補助等,種類繁多。
8185
工程,即加快打造8個產值1000億元級和8個產值500億元級產業,所涉及的產業,涵蓋有色冶金、建筑、商貿、文化旅游、非煙輕工業、金融、醫藥、能源、信息、物流、高原特色農業等。
3015涉及昆明的十大片區、十大項目、十大基礎設施的建設發展。
典型案例
聯想在昆
打造“中關村”
對不少市民來說,討論招商引資項目,第一個問題就是:和我有什么關系?盡管毋庸置疑,絕大多數招商引資項目對促進城市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但這與市民關切并不矛盾,畢竟并不是所有項目的民生作用都是淺顯易懂的。
回到聯想科技城這個例子,如用上述問題打量,答案則相對直觀。
這個位于五華區泛亞科技新區內的項目,集總部基地、研發中心、科技金融中心、科技孵化中心、物聯網型文化、商業中心、體驗式3C廣場等功能于一體,儼然是又一項大型的“城中造城”運動。
從上述全面的功能布局來看,如該項目建成完工,不僅該區域擁有一個大型城市綜合體,生活質量能得到顯著提升外,更激活了該片區的整體商業價值。
更為重要的是,聯想的一處總部基地落地于此,并將建立研發中心、科技金融中心、科技孵化中心等。可以想象,為何坊間將其稱之為“昆明‘中關村’”,并充滿期待。
此外,將極大地拉動昆明的就業。而從產業發展的角度看,聯想科技新城,將為昆明的高新技術產業注入一股強大動力。
招商引資改變昆明人生活的例子,其實并不鮮見。
前不久,位于呈貢區的“哈佛中心”正式動工開建,該項目涵蓋寫字樓、酒店百貨、影城、超市、商業街區、美食街區、娛樂城等功能。這意味著,呈貢市民今后吃喝玩樂需“進城”的生活,或將成為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