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移動互聯網改變中國。創業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重要命題。移動互聯網,對互聯網業界本身,對傳統實業界、金融業界,乃至對一個區域的發展而言,都是一次“二次創業”的機遇與抉擇。對于中國創業者而言,移動互聯網意味著怎樣的機遇?對于志在順應時代潮流、扶持互聯網產業、營造互聯網創業氛圍的南海而言,又存在哪些可行路徑?
昨日,將在本周日參加“燈湖論劍”南方移動互聯網創業大賽的五位“導師”接受本報記者采訪,建言獻策,縱論移動互聯網時代未來業態熱點、大數據時代佛山制造轉型路、互聯網金融產品怎樣在佛山生根發芽,以及千燈湖打造移動互聯網產業高地的路徑。
千燈湖未來有望成為移動互聯網產業的重地。
互聯網金融、大數據應用、生活服務O2O、
云端工作平臺
未來熱點▶▶
早在去年,互聯網業界就將2013年視為移動互聯網發展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一年。過去一年中,互聯網業界發生了不少里程碑式的事件,其中移動互聯網領域的表現頗為顯眼。隨著移動互聯網更加普適化、大眾化、社交化,很多行業面臨或大或小的沖擊。未來,互聯網金融、大數據應用、生活服務O2O、云端工作平臺或成為發展熱點。
可被高度IT化的行業尤須調整戰略
IBM中國開發實驗室開發總監黃省江認為,移動互聯網業態發展主要有三個趨勢,一是大眾化,智能手機、智能電視、平板電腦等各種智能設備非常貼近生活,原先的IT設備在個人電腦時代操作難度大,使用便利度不夠,沒發展到老少咸宜的地步,但現在其普及率和接受度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無論何種年齡何種知識結構的群體都能相對容易地獲取信息,進行互動,這是對人類文明發展的推動。
二是普適化,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已超出移動設備范疇。原先物聯網的設備智能化不多,包括傳感器、數據采集終端等等,但這些設備現今逐漸智能化。譬如汽車上出現的越來越多的智能設備,其安裝的娛樂、通訊、多媒體中心等設備,都是基于安卓的設備,在不同程度上支持手機屏幕接入到汽車設備,通過手機控制其對外界的通訊,汽車由此和手機等智能設備等聯為一體,接入互聯網。
未來還可以想象,更多的可穿戴設備會涌現,比如三星或蘋果的智能手表。
隨著更多這些智能設備的出現,物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界限模糊化了。智能設備日漸小型化、低功耗,日趨普及,不同的場景會涌現出不同的智能設備,可以和互聯網進行交互,其本身就是互聯網的末端。很多事物被數字化,這個網絡龐大而驚人。
第三個社交化趨勢明顯,越來越多的人通過手機互相溝通,微博、QQ、微信、短信等都是溝通方式,促進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交流。
在這三個變化趨勢的帶領下,移動互聯網出現了很多新的業態,在銀行、電子商務、電信、物流、工業設計等方面都有體現。人們協作、社交和獲取信息的方式改變,產生了巨大能量,進而引起商業模式的變化,給每個行業都帶來或大或小的沖擊。如果某個行業可以被高度IT化,就不免要重新考慮其發展戰略。
社交工具要符合行業趨勢且不斷探索用戶需求
在阿里巴巴集團會議展覽部總監吳仲文看來,首先值得一提的是消費者線上購物的習慣逐漸從PC端向無線端轉移,而且趨勢十分明顯。以今年天貓“雙十一”為例,手機淘寶交易額超過53.5億,占總交易額350億中的15%以上,而上一年“雙十一”此數字只是5%。其次,互聯網金融方面的創新也是今年業界的一大亮點。從今年6月開始啟動的余額寶,作為支付寶推出的一款賬號增值服務,即能隨時消費又可以享受投資收益,在不到半年時間資金規模已突破1000億。余額寶的出現的確給銀行、基金公司等傳統行業帶來了一些新的思考。還有,人們所使用的社交工具也在不斷地演變,從QQ,開心網,新浪微博,一直到現在最火的微信,每個工具都代表著用戶在不同階段的使用偏好和需求。只有同時滿足兩個條件才能延長社交工具的生命周期,一是行業發展大趨勢,如無線端;二是用戶需求的不斷探索和滿足。此外,大量生活服務類的APP涌現令我們的衣食住行更加便捷了,如打車工具、餐飲點評、地圖導航、航旅服務等等。
未來幾年,互聯網金融、大數據應用、生活服務O2O、云端工作平臺都有可能成為互聯網業界的新熱點。
輕APP方式與用戶間的交互會越來越好
騰訊電商控股公司移動生活電商旅游事業部總經理榮強認為,移動互聯網的技術變更和升級帶來的影響深遠,微信功能的不斷完善,讓企業對移動互聯網有了新的認識。以前做移動互聯網,大家認為要做應用去影響用戶使用。去年微信推出公共賬戶之后,把這個規則改變了。企業可以用輕APP的方式,不用再很重地去開發、去到用戶安裝,就能實現用戶之間交互。這個變化使得企業進入移動互聯網的門檻降低。
從技術角度來說,H5技術會越來越成熟,會導致企業輕應用跟用戶之間的交互會變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