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創新驅動,加快科技人才資本要素聚集
高新區全力打造中關村貴陽科技園核心區
隨著北京·貴陽創新驅動區域合作系列活動的深入開展,貴陽國家高新區以此為契機,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與貴陽綜合保稅區和白云區統籌發展,加快科技、人才、資本等要素聚集,全力打造中關村貴陽科技園核心區、展示區和引領區。目前,該區經國家認證的雙軟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分別占全省60%和35%,并聚集了全省90%的基金公司和50%的科技金融機構,已成為全市乃至全省各種要素最集中的資源高地,成為全省創新創業最活躍和科技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
據了解,借助北京·貴陽創新驅動區域合作系列活動的深入開展,貴陽高新區以建設中關村貴陽科技園核心區、展示區和引領區為抓手,堅持高水平規劃、高水平建設、高水平招商、高水平服務,努力形成大建設、大改革、大招商、大發展的新格局。圍繞加快貴州科技城和貴陽國際人才城建設,把高新區打造成人才最高位、科研成果最高位、金融服務最高位的研發集聚區,積蓄助推實體經濟大發展的強大動力。同時,加強與貴陽綜合保稅區和白云區的統籌發展,通過一系列頂層設計和改革創新,使貴陽高新區、貴陽綜合保稅區和白云區真正成為全省和全市改革開放、加速發展的最前沿陣地,成為推動全省和全市發展的“火車頭”、“發動機”,成為全省和全市對外開放的“橋頭堡”、加速發展的“新引擎”,成為全省和全市跨越發展、轉型升級的“急先鋒”、“排頭兵”。
借助北京·貴陽創新驅動區域合作系列活動這一平臺,貴陽高新區企業貴州雅光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簽署合作協議,組建了全省首家電子元器件領域院士工作站。依托在技術上的不斷創新,短短6年時間,雅光電子從中國振華電子集團下屬車用電子組件車間,發展成產品遠銷國內外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企業總資產增長了24倍,銷售收入增長了12.66倍,今年企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了31.8%,利潤增長了92.8%。
在貴陽國家高新區,像雅光電子一樣,通過科技創新推動自身發展的企業還有很多。而貴陽國家高新區則成為企業科技創新背后的強大推手。據了解,該區堅持創新驅動戰略,緊緊扭住發展實體經濟這個“牛鼻子”,以加快建設中關村貴陽科技園核心區為平臺,全力發展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軟件與信息、光電等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并圍繞孵化、轉化以及產業鏈條的延長拓展加快項目引進和謀劃,目前已經形成了新材料正負極、LED上下游等產業鏈,并引進了3D打印、富士康等一批前沿技術和高端項目。
同時,該區圍繞“高”、“新”、“轉”做文章,加快現有企業的技術改造和轉型升級,區級財政已累計安排超過1.6億元技改扶持資金,支持區內企業實施技改升級。目前,貴陽高新區經國家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有79家,占全省的35%;國家認定的雙軟企業106家,占全省的60%;通過CMMI評估認證企業7家,占全省的100%;聚集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及其他專業研發機構90余家,建成了9個院士工作站和各類科技企業孵化器12個,其中國家級孵化器3個。
作為全市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主戰場,在北京·貴陽創新驅動區域合作系列活動期間,貴陽國家高新區共簽約孵化器、產業、科技服務、科研等類別的項目16個,總投資167.8億元。圍繞加快推進這些項目落地,該區目前已成立了以工管委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協調服務領導小組,強化跟蹤服務,加強督促檢查,全力推進中關村科技“種子”在區內發芽、生根、開花、結果。目前,90%的項目已落地。同時由于貴陽市與中關村開展深度合作在全國凸顯了“磁場效應”,該區又陸續引進了北京達美投資、碧水源、創毅訊聯,廣州安維思,深圳漢業達,河北淺海集團等10余家企業。
此外,該區還大力推動科技與金融無縫融合,積極構建多元化的融資服務體系,建成了全省首家科技銀行,聚集了科技金融機構40余家,約占全省的50%;注冊登記的股權投資基金等機構已達32家,占全省的90%,募集資金規模約150億元,有力支撐了園區內的創新創業活動,激發了創新創業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