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投資 > 正文

中關村經驗可以推廣不能復制

日期:2014-12-18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字體: ]

國務院部署在更大范圍推廣中關村[-0.64% 資金 研報]試點政策引起了社會各方面的廣泛關注,很多地方表示,要把中關村經驗復制到國家批準的高新技術區、自主創新示范區和地方設立的類似區域,以推動地方各種示范區、創新區的快速成長、健康發展。

實事求是地講,地方有這樣的理念、這樣的想法、這樣的反應是好的,也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中關村的經驗,只能學習和推廣,而不能復制,也復制不了。因為,中關村所具有的得天獨厚的政治、經濟、體制和區位優勢,是其他地方所不具備的,甚至連上海這樣的經濟中心也不具備。

但 是,這也不是說,中關村的成功就沒有任何可以借鑒的地方。實際上,所謂的中關村經驗,說到底,就是市場經濟意識,就是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就是對待自主創新 的態度。如果這些方面的條件具備了,是不是需要復制一個中關村,并沒有多大意義。而恰恰是這一點,中關村做到了,其他地方沒有做到,這才具有了推廣和借鑒 經驗的意義。

以6項可以推廣的先行先試政策而言,無論是已經確定推廣的科研項目經費管理改革、非上市中小企業通過股份轉讓代辦系統進行股權 融資、擴大稅前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范圍等3項政策,還是此次將推開的股權和分紅激勵、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改革等,都是實施 難度不是很大,但體制門檻較高的政策。中關村憑借天然的地理和區位優勢率先實行了,但其他地方敢這樣探索嗎?這就是觀念和理念、魄力和勇氣問題了。如果具 有第一次吃螃蟹的精神,自然不在話下。反之,就算中關村經驗已經得到了高層的認可,有的地方可能還是不太敢學習推廣,或者說沒有能力推廣。為什么提出要復 制,而不是推廣,也是不愿大膽探索的表現。

必須注意,就算其他地方復制和推廣中關村經驗工作做得再好,自己不去積極探索與大膽創新,中國的 自主創新工作仍然無法跟上世界的步伐,體制、機制方面的問題就仍然會成為制約中國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障礙。中關村的經驗再好,也不是自己的。只有自己不斷地 探索與創新,整個中國的創新工作才能步入新的臺階,體制和機制才能更加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

十 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要建立健全鼓勵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體制機制,健全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發揮市場對技術研發方向、路線 選擇、要素價格、各類創新要素配置的導向作用。何謂原始創新,何謂市場導向,何謂創新要素配置,說到底,還是要發揮每個市場主體的作用,發揮每個創新示范 區的作用,而不是單純地將別人的經驗拿過來。別人的經驗拿得再好,也是別人的。

也正因為如此,我支持推廣中關村的經驗,但不支持復制中關村經驗。吸引和推廣中關村的經驗,也必須結合本地實際,創新式地吸納,并注入地區特色。否則,就會出現“南橘北枳”的現象,別人的沒復制好,自己的也沒有。

總之,各地在學習推廣中關村經驗過程中,一定要把自主創新放在最突出位置,邊學習邊創新、邊借鑒邊探索,把中關村的經驗與本地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創新經驗、創新思路、創新方法。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