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投資 > 正文

中關村豐臺園 創新驅動謀劃轉型升級

日期:2015-03-11  來源:科技日報
[字體: ]

  豐臺園企業北京鐵道工程機電技術研究所生產的16編動車彎臂架車機創下了國際上兼容車型最多(CRH1、CRH2、CRH3、CRH5)、舉升長度最長(16編組)、同步控制精度最高(±1毫米)的三項“世界之最”。

  北京市豐臺區政府副區長、中關村豐臺園管委會主任張婕在長辛店鎮謀劃豐臺園西區Ⅱ開發建設。

  世界500強、央企50強企業新興際華集團近日將自主創新研發生產的19臺(套)智能化輕型高機動應急救援系統裝備交付北京市地震局使用。

2012年,20歲的中關村豐臺園勇敢“斷奶”放棄豐臺區財政稅收返還;

  2013年,20多個分散的行業逐步產業集聚,凸顯“四大支柱”集中發力;

  2014年,軌道交通產業奪得全區總產值“三分之一強”,終于異軍突起;

  2015年,考核體系和創投基金首次寫進區政府工作報告,變成豐臺園主動加壓的“折子工程”……

   一步步進階,是中關村豐臺園的一次次創新探索與嘗試。面對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機遇,在北京確定“四個中心”的首都城市核心功能戰略定位、構建“高精 尖”產業結構的時代背景下,豐臺園轉型升級的步伐正在加速。這個中關村最早的“一區三園”之一、豐臺區重要的產業功能區、全國知名的總部經濟聚集區,正在 嘗試大刀闊斧的體制機制革新與高精尖產業集聚,變“輸血”為“造血”,變“運營”為“經營”,變“資源”為“資本”,變“政令”為“服務”,踏上創新驅動 謀劃轉型升級之旅。

  一根“政策指揮棒”的轉變

  “無論如何,請一定把建立新的 考核評價體系和創投引導基金寫進區政府工作報告,我們希望區政府增加對科技園區的考核點。”這是豐臺區政府副區長、中關村豐臺園管委會主任張婕今年年初主 動向區政府提出的自我加壓。眼下,這兩項考核點真的落實到了相關報告中,成了新的“指揮棒”。

  張婕就任豐臺園管委會主任三年多,上任伊始就放棄豐臺區財政稅收返還政策。“以招商引資奠定園區基礎是歷史的必然,但是豐臺園已經20歲了,無論如何也該自力更生,不該再向‘爹媽’伸手要吃要喝了。”張婕暗下決心,要把這根政策的“指揮棒”轉向升級,果敢“斷奶”。

   經過一番審慎思考和三年的努力,豐臺園向市場化靠攏,以“政府引導、企業共建”的方式,建立了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把政府對單個企業的資助金注入基金,對 企業的直接投資變為間接投資,變政府選擇為市場選擇,一次性使用變為循環使用。與此同時,園區還引入“科技銀行”模式等創新服務機構,建立新型、多層次的 科技金融服務體系為企業發展護航。

  目前,豐臺園已通過與北京市經信委、首鋼、北京基礎設施投資公司等機構合作,建立了軌道交通、生物 醫藥、戰略性新興產業、節能環保四支共13億元的創業投資基金,下一步還將建立十支左右的基金,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這種方式,不僅杜絕了權力尋 租,而且通過資本撬動產業,眼光更準,風險更低,企業更歡迎。

  再好的戰略,再棒的創意,不去做,其價值就是零。“在舊的考核體系下, 豐臺園管委會上下一年到頭都在圍著財政收入、技工貿總收入、稅收、投資等指標轉,而衡量科技園區的創新體系卻沒有真正建立起來,工作人員的服務能力無從考 核,也沒有激勵制度。”張婕介紹,為了徹底轉變這種局面,目前,豐臺園已經撤銷過去的招商處、企業處,重新組合為兩個產業處,要求工作人員切實深入做高精 尖產業的大文章,圍繞新落定的“指揮棒”,改變服務意識,提高快速學習能力。改變過去以經濟貢獻為導向的、單一的科技園區評價標準,重點突出創新創業環 境、創新要素集聚、特色產業集群、創新企業成長和國際化五個方面,構建以差異化的核心競爭力為中心、以“高精尖”產業結構為目標、以政府和市場“雙引擎” 驅動創新為基礎、以分工國際創新網絡為重點的多維度評價指標體系,旨在監測科技創新動態、把握產業發展趨勢、強化國際對話能力、展示區域發展亮點、提升區 域品牌形象,更加科學、有效地加速科技園區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

  為優化產業引進流程、推進企業審批服務制度改革,去年,豐臺園還在全市率先設立了“一口受理、三證合一、多證聯辦”窗口,整合工商、稅務、質監、公安、統計等部門的審批程序和審批需求,在全區率先運行換照窗口綠色通道,成為豐臺區第一家“當日取照”的試點。

  四根“產業支柱”的引領

   在體制機制的變革中,豐臺園要發展高精尖產業和技術的思路越來越清晰。然而,究竟什么是高精尖?是單個引入?還是集群創新?未來豐臺園的創新生態究竟如 何建立?一次,張婕和一位領導外出引資,兩個人“吵”到半夜,最終理清了思路:引進參天大樹很重要,但沒有小草和次生林,大樹未必久盛不衰,豐臺園必須建 立一個協同創新的生態環境,變“單點創新”思路為“系統創新”,才有生命力。

  中關村一區十六園中,唯有豐臺園擁有歷史遺留的軌道交通 基礎優勢,這根“支柱”必須立起來。中國南車產業發展資源聚合平臺工業研究院新設立;中國北車軌道交通科技創新城控規獲批;北京鐵道所研制成功動車組地坑 式同步架車機,創造了兼容車型多、架車長度長和同步精度高三項世界之最;中國中鐵參建世界首條高寒地區高速鐵路,突破三大技術難題;北車二七研制時速 160公里接觸網多功能綜合作業車是世界上運行速度最快的高鐵救護車;交控科技中標中國首條全自動無人駕駛輕軌燕房線……這是三年來豐臺園軌道交通領域內 的大事件。目前,豐臺園已集聚了120多家軌道交通重點企業,其中有上市公司8家,形成了軌道交通研發、工程、信號、制造、檢修等產業鏈條完整、上下游配 套齊全的優勢。豐臺園已成為科技部批復的“北京國家軌道交通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和工信部批復的“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園區發起成立了“北京軌 道交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首只城市軌道交通裝備制造產業專業化投資基金——基石基金已落戶豐臺園。

  在軌道交通之外,應急救援、節能環保、軍民融合是另外三大支柱:

   應急救援產業是豐臺園特有的產業,集聚了新興際華、中安財富等一大批“領頭羊”企業。目前,豐臺園正在布局應急救援產業版塊——“安全谷”。新興際華集 團牽頭組建的“應急救援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新興際華集團中央技術研究院”、“應急救援技術工程研究院”、“應急救援科技企業孵化中心”及中歐應急 管理學院都設在“安全谷”內。“安全谷”將成為以高端裝備和產品制造為主、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應急救援裝備產業基地。

  在節能環保產 業方面,豐臺園依托三洲新能源產業園、華電科技園等重大項目,發揮總部經濟優勢,吸引新能源企業總部和龍頭企業集聚,重點發展新能源與節能產業高端服務, 建設北京南部重要的新能源產業聚集區。園區已形成了以中國華電、三洲隆徽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以礦冶總院、方大碳素為代表的新材料產業集群。

  在軍民融合產業方面,豐臺園是國家航天、航空和兵器工業的重要科研生產基地,主要以大型軍工集團為依托,關鍵技術達20多項,設計產品達40多個,應用領域達20多個,均屬于高新技術產業,形成了完備的上下游產業鏈條。

  數據顯示,2014年,在四大產業支柱的引領下,豐臺園全年預計實現總收入360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0%左右,在中關村“一區十六園”中位居前列;實現留區財政收入24.7億元,同比增長17%。

  若干“生態體系”的共贏

   傍晚,在張婕的辦公室里,印有豐臺園規劃圖的窗簾赫然醒目。在這幅規劃圖里,1516-43號地塊是豐臺園在中關村示范區范圍內首家采取土地資格預審方 式出讓的土地,由東旭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競得。這種方式在正式組織土地招拍掛前,對競買人資格和能力預先審查,充分體現了擇優原則。1516-35號和 1516-36號地塊,是豐臺園首次放棄向銀行貸款,將債權變成股權,公開招募企業與園區對價談判確定的政企共建項目。這幾塊土地的建設模式,其實是豐臺 園創新“生態體系”催生政企共贏的典型案例。

  2014年,豐臺園的“生態體系”建設成果處處可見。

  以園區產業為 例:在產業集聚目標和新的考核評價體系指引下,豐臺園管委會上下都卯足了勁兒深入研究四大支柱產業,并開始著眼國際、國內挖掘高精尖項目。2014年9 月,豐臺園啟動北京首個以石墨烯新材料為關鍵技術的國際合作項目,12月,英國布魯內爾大學高級石墨烯工程中心中關村豐臺園研發中心落戶,啟動“石墨烯材 料通過增材技術(3D打。┰谄囶I域的高端應用專項”,欲引進國際上產業化條件比較成熟的技術和企業。目前,豐臺石墨烯產業園正在規劃建設中,將重點布 局石墨烯研發、孵化、檢測認證、技術與產品交易等公共服務平臺,吸引全球石墨烯研發機構、原材料生產企業,應用材料及元器件企業入駐。

   以園區建設為例:從2012年國務院批復同意調整中關村國家示范區空間規模和布局后,豐臺園總規劃面積就調整為17.63平方公里,囊括了東區、西區 Ⅰ、西區Ⅱ、科技孵化一條街和擴區后的麗澤地塊、永定河北區、永定河南區、二七車輛廠、二七機車廠、首鋼動漫城、應急救援地塊共11個區塊。在這些地塊的 建設中,除智慧園區“信息化基礎設施工程”、“智慧政務建設工程”外,目前西區正在籌劃三聯供項目,不少高新技術企業已經在積極與園區對接,準備將最綠色 環保的技術和設施引入西區,探索政企共建示范園模式。

  以園區合作為例:2014年9月,豐臺區政府與保定市政府簽訂了《關于推動產業 園區合作共建的框架協議》,全力打造京冀兩地產業合作的示范區。這是中關村豐臺園成立20多年來,首次在外地設立分園。目前,豐臺園正在滿城縣開展試點, 探索以成立合資公司的資本對接方式,讓合作園區雙方均能保有企業稅收和投資收益。

  “一塊錢是一粒種子,把這粒種子嵌入資本再反哺企 業,不僅可以激勵企業更快成長,而且可以讓政府借助更專業的‘眼睛’科學篩選優質企業。與此同時,資本化還能讓政府有限的資金膨脹起來,將資源對價,吸引 企業與政府共建園區項目,實現多方共贏。”在張婕看來,多方共贏才能讓園區可持續發展,才能成功轉型,快速升級。

  “2015年是豐臺 園‘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豐臺園將圍繞北京市‘科技創新中心’的新定位,以轉型升級為主線,緊抓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新機遇,持續深化發 展園區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特色產業,全面提升豐臺園整體核心競爭力,當好豐臺區域經濟科技發展的‘排頭兵’!”張婕信心滿滿。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