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和國務院《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的精神,全面加強與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經濟合作與融合發展,積極發揮中關村的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加快發展眾創空間等新型創業服務平臺,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激發億萬群眾創造活力。
6月16日,在北京中關村軟件園國際會議中心,沈北新區與中關村共同簽署“中關村領創空間”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新型創新創業服務平臺。依托中關村資源優勢,高度融合中關村元素,探索建立別具創新的跨區域產業協同發展模式,推動中關村的科技成果、新產品新技術向東北轉移,加強中關村精神、經驗在沈陽的推廣與影響。
“中關村領創空間”的運營機構為北京中關村領創空間服務有限責任公司,由中關村發展集團、軟通動力信息技術(集團)有限公司出資組建,被譽為“眾創空間”國家隊。
“中關村領創空間”服務內容包括線上和線下兩部分,線上主要提供五種服務:
一是創業服務,包括客戶關系拓展與維護、企業人事管理、財務管理、法律服務;
二是信息服務,包括營銷信息、導師信息、項目信息、最新投融資信息;
三是業務服務,包括分包商城、眾包商城、項目商城、項目管理、學習資源以及最新產業方案展示;
四是人才服務,包括創業指導、校企合作、創客學院、招聘外包、人才獵頭、人才庫等;
五是政務服務,包括政府網站、生產管理、旅游管理、物業管理、酒店管理、家園共育、物流運輸等。
線下體現為創新創業空間升級,將通過實體的交流展示區、創意辦公區及創意生活區三個部分,為創新創業者打造特色的創新創業物理空間。
中關村領創空間項目落戶沈陽沈北新區,在把中關村相關政策輻射沈陽乃至東北的同時,將作為中關村產業轉移的導火索,引爆整體產業向沈陽的轉移,充分發揮中關村的創造力和影響力,將沈陽的振興發展推向互聯網+的新階段,打造沈陽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沈北新 區充分依托沈陽大學城、職教城優勢,堅持“以眾包促眾創引眾籌”的發展思路,籌劃了“青春號”、沈師、沈航、工程學院、陽光經典、坤博、總部基地等7個眾 創空間建設。形成創業主體大眾化、孵化主體多元化、創業服務專業化、組織體系網絡化、創業路徑資本化、建設運營市場化、創業模式多樣化的發展新格局,建設 小微企業創業創新最優生態圈,建設小微企業創業創新最佳服務區,建設小微企業創業創新最具活力區。
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盛延林,北京市委副秘書長郭廣生,中關村管委會主任郭洪、海淀區代區長、中關村發展集團董事長于軍,沈北新區副區長張文國,軟通動力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劉天文等領導出席簽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