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成為具備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被稱作「中國硅谷」的北京中關村,正如火如荼發展。數據顯示,上半年中關村規模以上企業總收入逾1.5兆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同期增長10.2%;利潤總額為1,303億元,年增12.2%。
在北京政府傾力打造下,中關村為大陸當前創新創業資源最為密集的區域。今年1至5月,中關村新創辦科技型企業共8,577家;自去年6月創業大街開街以來,日均孵化創業企業1.6家,平均每天有1家企業獲得融資,融資金額平均為500萬元。
新華社報導,當前中關村的主流創業模式為「天使投資+合伙人制+股權眾籌」。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主任郭洪表示,天使投資為創業生態系統中的「腐植層」,為創業提供肥沃土壤。
據稱,目前中關村約有1萬多名天使投資人,其中很多是上市公司高管或中層骨干;其次,越來越多大學老師也開始成為學生創業的天使投資人。
在股權眾籌部分,天使匯、京東眾籌等80多家股權眾籌平臺日前發起成立大陸第1家股權眾籌行業組織—中關村股權眾籌聯盟;目標是打造成全球股權眾籌中心。
當前,中關村正朝「一城三街」布局發展。包括「中關村軟件城」,發展適合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的軟體和資訊服務業;以中關村西區為核心,建設創新創業孵化一條街、科技金融一條街、知識產權與標準化一條街,主力發展科技服務業。
中關村軟件城開發建設指揮部表示,今年1至6月,累計完成14億元的建設投資,涵蓋道路及市政基礎建設、園區產業項目、公共服務配套項目、棚戶區改造計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