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在河南省焦作市成功注冊后,又入駐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創業大廈。追逐著“創客”夢,來自農村的大三學生趙青松,9日代表戴樂科技有限公司向北京市工商局提交了網上預審。
今 年22歲的趙青松是河南理工大學電氣學院自動化專業學生,來自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農村的他,不僅僅滿足于課堂學好專業知識,還一心想著創業。為了摸索技 術,搭建團隊,他加入了有著30多年歷史的河南理工大學電器開發部,一邊學習電子產品的設計開發,一邊尋找志同道合的伙伴。
2014年8 月,“美新杯”全國ICAN物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給趙青松提供了一次契機。他拉來了電器開發部的老搭檔牛亞鋒、數學建模協會的洪文博等成員,請來了電子系機 器人方向講師謝貝貝當導師,借用學校的大學生創新實驗室,懷揣著東拼西湊的兩千余元,搭建起了“創業班子”。
“他 們希望發明一款音樂手套,通過藍牙將手機和體感音樂手套相連,利用傳感器檢測手勢及模式識別算法,從而根據手機音樂彈奏吉他。”謝貝貝介紹說,“創意很 好,但局限于他們當時的技術水平,我對于成品并沒有太多期待。”學生的潛力給了謝貝貝一個驚喜。2014年8月25日,體感音樂手套的創意發明獲得了該次 比賽華中二賽區選拔賽一等獎,并于之后的無錫總決賽中深受評委好評。
正當暢想創業夢之時,包括趙青松在內的主創人員都開始準備考研,團隊面 臨解散。然而,首屆“云臺山杯”2015中國河南-美國區域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讓瀕臨解散的團隊重聚在了一起。他們的“體感音樂手環”創意發明,在來 自河南省內23個參賽項目與美國賽區10個優秀項目的同堂競技中,力壓群雄,成功摘得總決賽桂冠。之后,他們成功融資近100萬元,挺進北京中關村,成為 河南大學生“創客”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