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互聯網+”為核心的產業變革時代已經來臨,商業、文化、體育、教育……越來越多的行業開始在“互聯網+”下煥發出全新的活力。而對于曾經引領 一個時代的中關村軟件企業,它們又將如何改變?金山軟件、用友網絡、廣聯達……這些軟件行業的領軍企業,早已在“互聯網+”的路上探索出了一條新路。
金山軟件
“互聯網+”思維轉變最重要
近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正式對外發布“2015年市級政務云采購項目”中標公告。金山云成功中標這個吸引了包括金山云、阿里云、騰訊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國內20余家云計算企業參與競標的項目,成為北京市政務云服務提供商。未來北京政務將采用金山云混合云解決方案,實現北京市各委辦局IT業務系統的集中統一管理,并充分發揮云計算對數據資源的集聚作用,實現數據資源的融合共享,幫助北京市開展公共數據開放利用改革試點。
“作為國內首家提供混合云解決方案的云服務企業,金山云混合云架構技術實力及完善的服務運維能力是此次中標的一個重要原因。另一方面,通過長期 參與北京市各類云服務項目,金山云對政務業務需求有更深層次的理解,不僅提供基礎的云服務平臺,還針對政府需求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金山軟件CEO兼金 山云CEO張宏江說。
而在四年前,金山軟件和剛剛離開微軟到金山軟件出任CEO的張宏江一同處一個關于“轉型”的思考期。“思維的轉變最重要,要尊重互聯網發展規律,采用互聯網的運作模式。雷軍的回歸對于金山的轉型至關重要,他讓金山相信互聯網是未來的方向。”張宏江說。
“我們最終選擇將云作為轉型突破口。”張宏江說,一方面從大趨勢來看,云是IT基礎設施,就像人們日常所需水電煤一樣不可或缺,云也是互聯網發 展的基礎。另一方面,從金山的優勢來看,非常適合做云。金山擁有深厚的技術積累,金山快盤為金山積累了深厚的云存儲技術。此外,金山具有很強的軟件工程能 力,而云計算恰恰需要云服務商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務。
如今,作為中國領先的云服務商以及國內規模最大的OpenStack公有云和最大的商業云存儲服務商,金山云正在醫療、游戲、視頻、教育等多個領域不斷完善生態布局,全方位支撐大數據的到來。
用友網絡
只有走在路上才能看到成功
用友網絡與阿里巴巴日前在北京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宣布將全面、緊密合作,對接雙方規模的生態資源,構建B2B2C企業互聯網復合生態,共同創新企業互聯網服務,推進企業快速采用公共云服務,服務企業“互聯網+”以及“中國制造2025”。
據悉,用友網絡和阿里巴巴全面深入合作的第一階段,主要聚焦在企業云計算服務、電子商務、大數據、數字營銷等四大領域。用友網絡董事長兼CEO 王文京表示,用友與阿里巴巴的合作在業界也是一種探索,探索互聯網公司和傳統IT公司如何進行業務合作、資源生態對接,以及聯合創新。
“企業互聯網化是全球企業共同發展的趨勢,實際也是全球企業進步發展歷史進程。就跟幾百年前蒸汽機搞電氣化一樣,現在企業發展就要實現互聯網 化。在新的階段,我們的戰略就是通過企業軟件、企業互聯網服務和互聯網金融服務三個核心業務的融合發展,服務企業互聯網化。”王文京說。
早在今年1月31日,一場以“開放、連接、未來”為主題的首屆中國企業互聯網大會在北京舉辦。在這屆大會上,“用友軟件”正式更名為“用友網絡”。同時,用友發布企業互聯網開放平臺iUAP,成立了中國企業互聯網化推進聯盟,并與百度、滴滴打車等互聯網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從單純提供軟件產品和解決方案到軟件互聯網化,再到企業互聯網服務、互聯網金融服務,實現企業軟件互聯網化、互聯網運營服務與互聯網金融的融合 發展。用友正在企業互聯網化的路上快步前行。一方面,用友正將自己所有的企業軟件產品互聯網化、業務互聯網化、技術架構互聯網化;另一方面,它也跨界推出 了暢捷通財務、超客、嘟嘟等企業互聯網運營服務。“還不能下結論我們是否會成功,但我們現在已經在路上,并會越走越快。”王文京說。
廣聯達
改變的不僅是模式更是基因
“大家有沒有想過時間都去哪兒了? 或者人這一輩子在哪里消耗的時間最多?我們做了一個統計,平均人一輩子92%的時間都在各種各樣的建筑物里。仔細想想,不管在家里還是在單位,還是在商場 還是到其他地方,絕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建筑物里。所以建筑物的好壞對人們的生活來講非常重要。”廣聯達總裁賈曉平表示,廣聯達要做的事情就是“用科技創造美 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在經濟新常態、“互聯網+”以及“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等大背景下,傳統建設行業也迎來了新一次的產業拐點。5月19日,在廣聯達公司的年度投資者大會上,廣聯達正式宣布將實施戰略轉型,打造“建設工程領域互聯網+平臺服務商”。
賈曉平表示,廣聯達轉型戰略可用“兩聚、兩圈、一建”來表述。“一建”,隨著建筑產業工業化的過程,需要3D模型構件庫。“聚量”,就是行業的B2B, 聚合采購量,降低采購成本;“聚人”,就是聚合這個產業的所有人員。“圈(工)地”,是如何把信息化產品真正實現智慧工地;“圈樓(宇)”,就是實現建筑 使用維護過程中的綠色節能與管理增效。
“整個轉型過程中挑戰最大的是我們的基因。”賈曉平表示,為此廣聯達做了很多調整:組織方面,為了讓組織更加扁平化,公司積極推進阿米巴經營模 式,縮小經營單元,培養更多的精英人才。人力上,大量引進互聯網領域優秀人才,同時激發現有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在文化氛圍上,大力推進極致的工作和快樂的 氛圍,力求模擬互聯網公司的軟環境。激勵機制上也做出了調整,以創投和跟投的方式激勵內部創新,用創業的機制促進內部創新,包括推出各種各樣限制性股票、 員工持股計劃、合伙人機制……賈曉平表示,“只有把基因重塑好了才能真正實現‘互聯網+’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