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中關村延慶園的京儀綠能光伏系統工程有限公司的樓頂上,擺放著一排排的巨型“巧克力”。這些厚10公分左 右的深色面板可以把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直接并入國家電網,走進千家萬戶。京儀綠能的有關負責人自豪地說:“現在光伏并網的轉化率已經達到99%,希望能為 大家減少點兒霧霾天。”
這片位于長城腳下的土地上,聚集著從事新能源、節能環保、低碳服務企業的綠色產業尖端區。
據中關村延慶園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景鐵軍介紹:“未來明確延慶園強化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技術等產業優勢,積極吸引京內外綠色科技產業企業總部、研發機構、尖端制造、應用服務等環節聚集,努力形成全國性綠色產業研發創新平臺。”
好環境下的綠色產業聚集地
2012年12月,中關村從“一區十園”升級為“一區十六園”,延慶園成為了新納入的遠郊園區之一,包括延慶經濟開發區、八達嶺經濟開發區、康莊園區。3年后,延慶園從面積最小的園區,成為了增長速度較快的遠郊園區之一。
和其他園區不同的是,在中關村延慶園園區內,不時可見到聳入云天的風力發動機和成面積的太陽能面板。景鐵軍介紹,這正是“新能源、節能環保、低碳服務”綠色產業體系的體現。
美正生物是代表之一,這家創新型企業發展迅速,行業發展涉及食品安全檢測、環保快速檢測及生命科學領域。美正生物的負責人介紹,員工超過了200人,從企業發展至今年,銷售額超過了6千萬元,衛生部疾控中心、出入境檢驗中心、中糧集團、伊利集團都成為了他們的客戶。
為了聚集像京儀綠能這樣的新能源企業,延慶園成立了新能源產業園。新能源產業園區展現了“綠色發電、可靠供電、智能用電”全新的新能源用電模式,園 區在光伏電站的基礎上建設了智能微電網工程,通過智能微電網的建設可實現微電網和國家電網之間平滑無縫的切換,無論是市電故障還是微電網故障都不相互影 響,克服了新能源接入的瓶頸,同時可以孤網運行也可以并網運行。
延慶園的發展思路與延慶縣一以貫之,極為珍惜自己的環境,零污染是延慶園準入的嚴苛條件。曾有一家納稅大戶期待入駐延慶園,在進行環保審核時發現這家企業的一項指標不符合環保規定,最終企業未能入園。
多舉措幫助企業發展
3年前,劉玉剛把北京合銳清合電氣有限公司搬到中關村延慶園時,為的是“土地便宜”。他沒想到,如今自己的企業已經成為估值超過7億的企業,并于2014年在新三板掛牌,“這多虧了延慶園的包容和幫助”。
美正生物公司的員工文化墻上,貼滿了員工去長城游覽的照片。美正生物公司的有關負責人稱,在中關村延慶園的企業有特殊的“福利”——去長城。延慶作為北京重要的旅游縣,旅游資源豐富。
由于入駐企業多在發展階段,面臨的資金壓力很大。延慶園在中關村發展專項資金支持下,設立了延慶園發展專項資金,從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孵化、高成長企 業貸款融資、重點企業做強做大、企業科技創新、企業人才隊伍建設、企業轉型升級等6個方面給予資金支持,推動延慶園服務體系建設。目前,已經組織完成 2014年的項目申報、審批和資金撥付工作。
為幫助企業融資,延慶園管委會與北京銀行延慶支行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獲得支持園區建設和企業發展的授信額度20億元。與建行延慶支行開展“助保貸”合作,建設政府風險補償機制,加大對園區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
在幫助企業吸引人才方面,園區加大人才服務力度。延慶園管委會研究起草了《關于延慶園引進高端和緊缺人才專項辦法》,擬對符合園區發展需求的高素質 人才引進給予重點支持。園區內的人才享受中關村人才政策,科研骨干可以申報中關村高端領軍人才,目前累計兩名人員通過審核,被認定為高級工程師(教授 級)。
冬奧會、京津冀協同發展帶來機遇
“隨著延慶園的完善基礎配套建設和人氣增加,我們希望未來在延慶進一步拓展生物環保健康產業圈,實現美正產業園的總體規劃,設立研發中心,以參股控股的方式引進20家企業。”美正生物有關負責人對未來很有信心。
“之前大家想到延慶,總是覺得好山好水好遠。”景鐵軍介紹,未來延慶會提升交通及各項方面的配套,在交通方面,僅規劃中的京張城際鐵路就可把延慶到北京北站的時間縮短到30分鐘。
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冬奧會的消息給延慶帶來了發展機遇,《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要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延慶成為更多企業的選 擇。值得注意的是,延慶園與城區內的相比,空間資源還很豐富。未開發利用空間2.71平方公里,占延慶園的55.2%,且多數土地集中連片、開闊平坦,為 承載更多的高端產業與產業高端環節發展提供了充足空間。
中關村管委會委員劉航表示,延慶園應抓住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自身定位和工作要求,抓住中關村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延慶推進綠色發展大事的重大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