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投資 > 正文

京津冀產業轉移:中關村、濱海等五區為核心

日期:2016-07-14  來源:中國房地產報
[字體: ]

為全面推進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充分發揮三地比較優勢,引導產業有序轉移和承接, 6月29日,工信部會同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制定發布了《京津冀產業轉移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強調將構建“一個中心、五區五帶五鏈、若干特色基地”的產業發展格局。京津冀三地產業轉移終于有了較為清晰的規劃。

天津市社科院城市經濟所所長蔡玉勝表示,此次出臺的產業轉移指南,更有針對性地突出了北京服務業、天津高端制造業、河北一般制造業這類主打產業,是在總規框架下,對京津冀產業發展更細化的指導意見,目的在于引領合力發展,避免各自為戰。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主要目的是發展經濟,關鍵是要建立經濟共同體,在經濟體統一領導下讓專門做經濟研究的人才來研究怎么協同發展。沒有這樣的經濟體,沒 有專業人才,三地協同發展工作難以順利執行和開展。僅僅通過三地政府開座談會,下紅頭文件,很浪費時間,而我們現在最耗不起的就是時間。因此,建立經濟共 同體和人才體系,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中之重,需要頂層設計。”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章惠生在接受中國房地產報記者采訪時則表示。

京津冀產業轉移路線清晰

“一個中心、五區五帶五鏈、若干特色基地”的產業發展,稱為“1555N”格局。根據《指南》,“1”是指打造一個科技創新中心,即依托北京的科技和人 才資源優勢,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策源地。承擔京津冀地區產業研發、設計、服務等功能,輻射全國。

而科技創新中心將以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為主體,推進高端共性技術研發和關鍵核心部件研制,加快工業設計、信息服務、咨詢等生產性服務業發展。這意味著,中關村將不僅是北京的創新研發中心,還將成為京津冀乃至全國的科研中心。

根據《指南》,還要建設五區五帶五鏈,以“五區”為突破建設重要引擎,以“五帶”為支撐優化區域布局,以“五鏈”為特色形成區域優勢。

“五區”指以北京中關村、天津濱海新區、唐山曹妃甸區、滄州沿海地區、張承(張家口、承德)地區為依托,強化政策支持與引導,實現率先突破,建成京津冀產業升級轉移的重要引擎。

“五帶”指:1.京津走廊高新技術及生產性服務業產業帶,涵蓋北京、廊坊、天津為軸線的區域。利用北京技術優勢和天津、廊坊等地的制造能力,承擔京津冀地區科技成果產業化功能,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生產性服務業和高端裝備制造業。

2.沿海臨港產業帶,主要包括秦皇島、唐山、天津、滄州沿海地區,利用港口優勢和制造業基礎,重點發展濱海產業、先進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推進煉化一體化等重大項目建設。

3.沿京廣線先進制造業產業帶,以保定、石家莊、邢臺、邯鄲等中心城市為節點,重點發展電子信息、新能源、生物醫藥、裝備制造、新材料等產業。

4.沿京九線特色輕紡產業帶,涵蓋衡水、邢臺東部、邯鄲東部、滄州西部地區,重點發展農副產品深加工、現代輕工業等。

5.沿張承線綠色生態產業帶,包括北京、天津山區和張家口、承德山區地區,重點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建設綠色生態農業、農副產品加工業、生物醫藥產業基地。

“五鏈”則指發揮京津冀現有產業基礎與優勢,引導汽車、新能源裝備、智能終端、大數據和現代農業五大產業鏈合理布局,協同發展。

此外,還要發展若干(N個)特色產業基地,圍繞節能環保、醫藥、家具、食品、皮革等行業,形成區域品牌,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行業技術創新中心、產品展 示中心、信息集散中心。涉及天津、滄州、承德雙灤、承德鳳山、大興、固安、北戴河、香河、正定、霸州、肅寧、辛集等40多個市縣。

中國區域經濟協會秘書長陳耀分析表示,上述《指南》主要依托現有產業基礎,強調三地聯動,幾個帶狀的發展都是跨省區的,目的是為了帶動落后地區河北的發展。張 承地區生態環境比較脆弱,現有冬奧會的機遇帶動場館建設和經濟發展,但既要保護好生態環境又要搞好發展,存在矛盾點。曹妃甸地區的開發空間比較大,基礎設 施相對完善,但是進駐的產業還不多。臨港產業的發展有潛在空間,但如何能通過資本紐帶與天津濱海新區差異化發展,并在今后的產業發展中尋求錯位發展是難 點。

專家呼吁建立經濟共同體

近日,一批源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清華大學等單位的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在固安落戶,這被稱為是技術含量最高的一批項目入駐河北。其中,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無人機產業化項目投資達71億元,將建設國內領先的無人機產業基地和空氣動力科技創新基地。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中關村的科技成果轉化中96%離開了京津冀,在河北、天津孵化的科技成果僅占中關村所有落地成果的2%和1.8%,大量的科技成果被深圳、江浙等南方城市“搶”走,并應用于當地的市場。

按照《指南》,北京要利用自身技術優勢加強研發,而科技創新成果則主要交由津冀兩地轉化,如京津走廊高新技術及生產性服務業產業帶,預計未來三地在科技創新領域合作會愈加密集。

河北省近期召開的重點項目集中開工現場會議宣布,將有1182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8294.8億元。其中,235個屬于承接京津產業轉移和與京津高 校院所開展技術合作的項目,占開工項目數量的20%。河北省發改委主任陳永久表示,大批京津產業項目落戶河北,表明京津冀協同發展已經進入實質性融合階 段。其中僅2015年一年,河北就引進京津項目4124個,引入京津資金3459億元,分別占全省引進外省項目的38.6%和47.8%。

在承接北京、天津產業轉移的同時,河北還面臨著壓減過剩產能、處置僵尸企業的任務。《指南》明確,嚴格執行京津冀三省市發布的產業負面清單,嚴禁超出本 地區資源環境承載力的項目落地建設。鼓勵通過市場手段壓減過剩產能、處置僵尸企業,為優勢企業騰出資源和市場空間,支持京津冀地區企業跨省區兼并重組。

《指南》還指出,京津冀三地應加強產業、金融、財稅、科技等政策協同,推進財政和稅收體制改革,建立產業轉移項目投資共擔和收益共享機制,落實《京津冀 協同發展產業轉移對接企業稅收收入分享辦法》,進一步簡化納稅人跨省(市)遷移手續。在三地推行企業和人才資質互認、信息互通、數據共享改革,最大限度方 便生產要素合理流動。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框架下,京津冀三省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建立產業協調機制,圍繞京津冀產業規劃與項 目建設定期進行會商和協調,跟蹤監測三地產業發展態勢,細化落實國務院有關部門和三省市政府出臺的京津冀協同發展各項政策措施,及時發現并協調解決產業發 展過程中的矛盾和問題。

章惠生則呼吁,京津冀協同發展頭號重點是建立經濟一體化組織,成立經濟共同體,并賦予其一定權限,合理調配資源。同時,培養和發展專業經濟人才。這兩塊做好了,下面的具體工作就能按部就班。京津冀協同發展不能沒有時間表。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