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投資 > 正文

2017中關村創新論壇:新突破、新格局、新引擎

日期:2017-06-12  來源:新浪財經
[字體: ]
中國自主創新杰出貢獻獎 中國自主創新杰出貢獻獎

  新浪財經訊 6月11日消息,一年一度的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簡稱科博會)再次啟動了,我們又充滿了無限期待。經過20年的積累和培育發展,共有100多個國 家和地區的981個境外政府和科技經貿代表團組參加科博會,參與科博會的各界人士累計達到500余萬人次;為我國深化國際產能合作、拓展科技創新空間提供 了重要平臺。

  借助著科博會的平臺,各種論壇和展會競相綻放,中關村(8.170, 0.04, 0.49%)雜 志社承辦的“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國際論壇”和“中關村創新論壇”,就伴隨著科博會走過了12個年頭,早已成為科博會的一張靚麗名片。對中關村雜志來說,科博 會不單單是一次交易盛會,也是一次展示機會,在歲月中見證了這12年的“蛻變”過程,也見證了所有中關村的創新創業故事。

  匯聚才智 論道創新

  作為國家首批創業示范基地,中關村不斷發生著新的變化,如今每20平方公里范圍內就有一家“獨家獸”企業誕生,創業企業與研發投入正以兩位數的 速度持續增長,信息產業和科技服務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了九成,已成為中國最具創新創業活力和氣息的地區。面對這樣的“喜人漲勢”,作為正在建設全國科 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區,也和大家面臨許多新的發展課題,因此“中關村創新論壇”也與時俱進,以“創新:新突破、新格局、新引擎”為主題。

 

   創新離不開思想和文化的碰撞,通過觀點交鋒和交流,充分吸納他人的智慧,開展深度的交流與合作,這是企業發展的內在需求。因此,本屆論壇邀請了中國科學 院院士、資源遙感學家、原科技部部長徐冠華,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中國高新產業開發區協會理事長張景安,海淀區副區長李長萍,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 委員會副主任王汝芳,北京市科委委員楊仁全,河北保定市副市長蔣棟,中關村昌平園工委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張勁柏,清華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徐井宏,北京 科技園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郭瑩輝,東華軟件(21.340, -0.16, -0.74%)股 份公司董事長薛向東,91眾創、91金融創始人、董事長、CEO許澤瑋,深圳竹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董寧,北京世紀飛育軟件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鮑岳 橋,OFO副總裁向繼貴,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全球創新中心總干事、北大中美創新研究中心副主任趙剛,北京瑞克博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 長兼CEO張濤,梆梆安全董事長闞志剛,漢王科技(19.930, 0.35, 1.79%)集 團副總裁、漢王清風創始合伙人楊晶濤,深圳芯思杰智慧傳感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瑩,長城戰略咨詢合伙人黃波等有關部委、全球工商界、科技界、國內外知名企 業,全國開發區和產業園區、金融機構、社團組織同臺演講與對話。共同探討互聯網+、共享經濟時代,如何突破發展的瓶頸?如何加快科技和資本的融合,形成新 的格局?如何發揮科技產業服務業在產業鏈上的作用,開啟新的引擎?如何規范互聯網+時代的種種產業模式等議題。通過智慧的交流與思想的碰撞,給與會者以新 的思路和啟迪,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智力引擎。

  與此同時,著名書畫家杜希賢、張書范、郭文松、楊永安、黃德昌、劉振英、劉俊京、田添、劉小剛、范國榮、胡繼明、馬愛華等還為此次論壇創作了書畫作品,為中關村的創新創業者們增光添彩。

  新突破 新格局 新引擎

  我們所處的時代是創新的時代,創新科技決定各國的競爭力。回顧近年來我國創新創業的歷程,在全世界來說算是做得比較好的國家之一。而作為我國第一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中關村在這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6月11日,在中關村軟件園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的中關村創新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資源遙感學家、原科技部部長徐冠華在論壇的致辭中說,中關村 已經成為世界科技創新的“并跑者”,甚至在某些領域已經成為“領跑者”。一大批高精尖技術的創新創業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引起創新發達地區的關注與模仿,大 企業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參與創制國際標準,大量科技企業赴海外融資與跨國并購,一批企業聚焦細分領域積極開拓海外市場……中關村爭做全球科技創新“領 跑者”的偉大時代已經來臨。

  對于科技創新這個持續不衰的主題,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中國高新產業開發區協會理事長張景安也有說不完的話題,“推動全國創新已成為中關村的使命,正是中關村帶領著中國的創新者們闊步邁向萬眾創新的新時代。”

  作為中關村核心區,海淀區是中國第一個高新區和第一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誕生地,有30多年的服務創新創業的歷史。如今,這里已成長為氛圍最 濃、要素最完備、科技創業者和投資機構聚集度的創新創業高地。“近年來,海淀區‘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成績顯著,2016年新注冊企業約3.3萬家,平均 每個工作日誕生130余家,其中90%以上是民營企業,1.9萬余家屬于科技、文創企業。在海淀,平均不到20平方公里,就有一家獨角獸企業,密度和硅谷 相當。”海淀區副區長李長萍說,“海淀從創建國家第一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示范區時,就肩負起國家進行創新創業試驗的重任,‘1+6’政策的試驗,‘新四 條’‘京校十條’‘京科九條’試點,持續在國家層面、北京市層面、區級層面進行了多種試驗和測試,園區經過多年積累,形成了很好的試驗田基礎。”

  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王汝芳就“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行了主題演講,他提出第一要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取得新突破;第二要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取得新突破;第三要示范引領取得新突破。

  河北保定市副市長蔣棟,中關村昌平園工委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張勁柏,清華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APEC亞太經合組織中國工商理事會理事徐井 宏,北京科技園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郭瑩輝,東華軟件股份公司董事長薛向東,91眾創、91金融創始人、董事長、CEO許澤瑋,深圳 竹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董寧,北京世紀飛育軟件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鮑岳橋,OFO副總裁向繼貴,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全球創新中心總 干事、北大中美創新研究中心副主任趙剛,北京瑞克博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張濤,梆梆安全董事長闞志剛,漢王科技集團副總裁、漢王清風創始合伙人楊 晶濤,深圳芯思杰智慧傳感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瑩等主題演講嘉賓則緊緊圍繞中關村創新源的再突破,中關村創新源對外輻射,優化創新體系、激發創業活力,后 互聯網金融時代的創新,信息化教育革命的樂教樂學模式,共享經濟時代的“中國新‘四大發明’”,一帶一路與科技創新合作,以及新科技的踐行與暢想等主題進 行了深入的探討。突出展現了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的發展趨勢,推動科技創新,引領產業轉型;力促科技與文化的深度融合,更好地推動科技創新為社會和 民生服務;發揮首都創新區域輻射的優勢,促進區域創新協同發展,從而助力我國經濟轉型升級。

  百舸爭流齊 銳意創新

  追隨著科技創新的腳步,中國自主創新評選活動已經舉辦第八屆了。11日下午,中關村創新論壇結束后,第八屆中國自主創新評選拉開了帷幕,再次掀 起了小高潮——不僅為中關村創新論壇添光加彩,更為數十家企業提供了自主創新的精神動力!鼓勵創新,驅動發展,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擂鼓助陣,這就是舉辦中國 自主創新評選活動的最大的價值所在。

  本屆中國自主創新評選活動由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研究會、中關村雜志社和新浪網聯合主辦,歷時6個月,經過網上報名、電話報名、專家、媒體和協會機 構推薦等環節,最后經評審委員會評審,共有58家企業及個人榮獲八大獎項。這是一場創新先鋒的歡樂盛宴,也是一場創新長征路上的集中檢閱。這個活動已經舉 辦了八屆,每一次我們都被創新的力量所鼓舞,見證一個又一個自主品牌的閃亮登場和迅速崛起,見證創新英雄們在這個時代披荊斬棘、拼搏進取,見證在“大眾創 業,萬眾創新”的浪潮中,涌現出的創新企業、創新人物、卓越園區,他們堅持綠色發展,共鑄美麗中國,使中國在世界之林崛起,鑄造輝煌。他們為我們國家的發 展都做出了卓越貢獻!

   中關村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衛漢青在致辭中說,創新,這是一場永遠沒有終點的旅程。敢于挑戰舊的規則才能推陳出新,墨守成規永遠不會取得質的創新與突破 ——這是創新的真諦,也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唯有創新,才能實現跨越發展;唯有創新,才能強盛國家;唯有創新,才能融入國際……所以,我們舉行“中國自 主創新評選活動頒獎典禮”不光是對創新者的褒獎,更是主動擁抱未來,在變革與發展中尋求更大發展的核心能力。

  作為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見證者,《中關村》雜志也走過了十多年的路。在與中關村共同成長的過程中,《中關村》雜志也受到“創業、創新、 百折不撓、銳意進取”中關村精神的影響,為中國創新鼓與呼。我們期待,在這個舞臺上可以涌現出更多的風云人物和創新品牌,也期待著更多的創新火種在神州大 地點燃,成為一道亮麗奪目的風景,點亮創新中國!

  這些獲獎企業和個人為中國的自主創新做出了榜樣。我們希望在這些獲獎的先進代表感召下,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率領下,中國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踏上自主創新之路。通過對這些企業和個人的鼓勵,中國自主創新的氛圍會越來越濃厚。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