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醫院享受到醫改新政的扶持后,獲得了新的發展機遇。未來,民營醫院將不僅是社會醫療資源的有力補充,在學術領域,也有望更多分一杯羹。”——在今天舉行的第五屆北京三博國際神經科學論壇開幕式上,三博腦科醫院張陽院長發表了最新感慨。
自首都醫科大學第十一臨床醫學院落戶北京三博腦科醫院以來,三博如何借助新的平臺在學術、科研教學上獲得質的飛躍?三博能否借此契機徹底打通禁錮民營醫院茁壯成長的發展瓶頸?三博所探索的 “學院型民營醫院”這一發展新模式是否值得有意在學術領域抓住發展制高點的民營醫院效仿?這一系列懸而未決的問題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據本屆三博論壇主席王保國教授介紹:本次論壇是三博成為首醫大臨床醫學院后舉辦的首屆大型國際性學術會議。與此同時,也首次以北京三博腦科醫院的名義成功通過了首都醫科醫科大學的博士點、碩士點的申報、審批。此外,還首次以北京三博腦科醫院的名義申報、爭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及其他省部級科研基金。
據悉,在成為首都醫科大學第十一臨床醫學院之前,三博雖然也承擔了博士、碩士的臨床帶教任務,但其博士導師和碩士導師都掛靠在其他公立醫院,以公立醫院的名義來招收研究生。國家自然基金的申報,也是同樣以這些博士導師們所掛靠的公立醫院的名義來申報。往后,三博承擔的第七個、第八個……國家自然基金科研項目將以北京三博腦科醫院為具體執行單位。
三喜臨門,三博在納入首醫科研教學體系、成為“學院型民營醫院”后,充分享受到了來自政策上的便利。張陽院長坦言,自鼓勵民營醫院發展的醫改新政出臺后,民營醫院獲得了更寬廣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機會。未來,民營醫院將有機會發展成整個醫療界的支柱之一,在學術領域也將更多分一杯羹,成為不可或缺的生力軍。三博有意愿、也有信心在學術上更上一層樓。
據參加論壇的首都醫科大學王曉民校長介紹,在首醫2011年度基礎、臨床科研合作課題申報機會以及新增的博士導師、碩士導師資格的認定方面,三博具備與其他公立附屬醫院均等機會。
前來參會的國外學者表示:北京三博國際神經科學論壇自開創以來,不僅是三博對外界發布臨床研究新成果、學術新觀點的平臺,同時也逐漸發展成醫療行業內有影響的品牌學術會議,在國際上也具備一定影響力。
此次論壇云集了幾百位來自國內及國際的權威專家,以多學科交流的形式,就神經學科、疼痛學科、麻醉學科的基礎研究、治療進展、疑難病例等領域展開熱議和討論。“如何對患者進行更為人性化的治療”是本次論壇的一個新亮點,王保國教授所介紹的“神經外科圍術期多模式鎮痛”,提供了一系列的更有效地解除神經外科術后患者痛苦的治療方案,引起了與會者的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