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協會 > 正文

2011北京科技周將推63項重點活動500項科普活動

日期:2011-05-10  來源:千龍網
[字體: ]

  第17屆北京科技周將于2011年5月14日-20日舉行。科技周以“攜手建設創新型國家——科技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開幕式及主場活動與全國科技活動周合并舉辦。

組委會推出重點活動63項科普活動500多項

  北京科技周期間,北京科技周組委會將組織標志性活動8項、重點活動63項。各成員單位、市屬科技學術團體、高校、企業等基層單位舉辦科普活動500多項。

  標志性活動有:2011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暨北京科技周開幕式及主場活動;第二屆北京國際減災應急技術與設備博覽會;中國科學院第七屆公眾科學日;第十六屆北京商業科技周;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科普活動;首圖分會場科技周系列活動;“國際化學年”主題科普活動;科技周閉幕式。

  按照突出基層,講求實效的要求,全市16個區縣根據統一部署,緊扣科技周主題,針對不同重點人群的特點和需求,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集中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

  北京地區的180余個科普教育基地積極投入科技周活動,根據自身的特點和資源優勢,組織開展科技周主題科普活動。

2011年(第17屆)北京科技周凸顯四大亮點

  據介紹,今年科技周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圍繞大力推動科技北京建設,以營造創新文化氛圍,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為內容,以積極宣傳科技北京建設成果,普及防災減災和應急避險知識,倡導參與低碳生活為重點,動員首都科技資源和社會各方面力量,在全市組織開展一系列科普活動。活動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科技周活動緊密圍繞喜迎建黨90周年和“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的新形勢,以“攜手建設創新型國家——科技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將集中開展以展示科技北京建設成果、宣傳防災減災知識、倡導參與低碳生活等為重點內容的科普活動,通過展覽展示、講座論壇等活動形式,宣傳科技北京建設成就,提高市民節能減排意識,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根據各類人群的自身特點,在科技周中把防災減災、食品安全、環境保護、氣象、文物收藏等科普活動與提高未成年人、農民、城鎮勞動人口、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社區居民等重點人群的科學素質有機結合,開展專題性、系列性的科普活動,推動《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工作深入開展。科技周期間將出版發行《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讀本》。

  本屆科技周申報的科普活動數量眾多,活動內容趣味性和互動性更強,各委辦局、區縣政府等積極組織科技周科普活動,主辦單位、承擔單位涉及學術團體、企業、高校、科普場館及社會機構等,呈現出了政府引導、廣泛參與的生動局面。例如: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將推出的主題為“漫游體驗軍事科技——從冷兵器到信息化”的國防科技展覽,預計參與人員規模達10萬人次。

  此外,全市16個區縣根據工作部署,制定各區縣科技周方案,除組織區縣科技周主會場活動外,充分利用駐區科普資源開展社區科普活動,使科技周真正深入到學校、企業、社區、街道、鄉鎮、村莊。

全面展示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重大科技成果

  記者了解到,科技周期間除科技部協調落實“十一五”科技成就展部分參展項目外,北京市組織參與的活動包括兩部分:

  第一部分是“科技北京——科技改變生活、科技服務民生”內容。以實施科技北京行動計劃為核心,以“衣食住行用”為主線,主要展示科技北京行動計劃中涉及的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能源和環保、裝備制造、汽車、文化創意、科技服務、都市型現代農業等八大科技振興產業,展示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重大科技成果,彰顯科技改變生活的重要意義,宣傳北京市在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科技成果產業化和科技惠民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充分體現科技改變生活、科技服務民生。

  第二部分是以“五彩繽紛”命名的系列科普活動,將組織開展虛擬現實技術互動展示、防災減災宣傳活動、食品營養與安全、節能減排低碳生活、青少年科技創新作品展示、物聯網創新作品展示、“糧友相伴 健康同行”等主題活動。在這部分活動中,學(協)會、科研機構、企業、高校紛紛參與,社會力量廣泛介入,推出了60多項亮點紛呈的活動。

  一是圍繞社會熱點、焦點問題,宣傳節約能源資源、保障安全健康的理念。為讓廣大公眾更多了解和掌握防災減災方面的科學知識,增強保護資源意識,提高安全減災意識、應急避險技能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匯集多方資源,從核能安全、水務安全和質量安全等方面開展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安全教育宣傳活動,普及公共安全知識,構筑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安全保障體系。

  二是展示青少年創新創造成果,展現青少年風采。突出青少年自主創新創造成果,舉辦“低碳童心”幼兒手工作品科普展、北京市中學生創意模型展、青少年創新大賽優秀作品展示、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創意作品和大學生物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創新作品展示活動,對象涉及學齡前兒童、中學生和大學生。同時引入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的“青春酷派”國際青少年創意作品展,打造青少年科技創新的國際交流平臺。

  三是權威科學家亮相科技周,凸顯高端性。開設“科學探索及實驗室揭秘,科學與藝術”兩個單元,現場邀請863、973項目及國家重大科研課題首席科學家,攜科研成果與觀眾進行現場展示互動,營造“科學粉絲秀”氛圍。同時通過“五洲錦繡、江山多嬌——柳百成院士攝影展”、“院士的微笑”圖片展,展現科學家的科學視角與別樣人生。

  四是媒體積極參與,宣傳科技周。媒體在促進公眾理解科學、提高全民科學素質行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等媒體積極參與主場活動,與公眾進行互動。

  五是科普志愿者加入服務隊伍。科普志愿者是本屆科技周主場活動的一大亮點。在北京大學科協、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科協、北京科技大學科協、北京郵電大學科協等支持下,本屆科技周招募一批大學生科普志愿者服務科技周主場活動,主要活躍在展區講解、服務維護、疏散引導等方面。大學生志愿者的加入,既提升本屆科技周活動的服務水平,保障活動順利實施;又給大學生們提供了一個展示風采,了解科普工作,豐富生活閱歷,強化社會責任感的良好機會。

  六是社會力量廣泛介入,展示參與科普工作的成就。直接參與單位多達60余家,除委辦局、學協會展示科普工作成就外,還有一些企業亮相本屆科技周:中關村虛擬現實協會組織8家中關村高科技企業積極參與本屆科技周活動,利樂中國、3M中國等企業攜研究成果亮相,與觀眾近距離互動,展示企業創新成果,凸顯企業社會責任。

  據了解,北京科技周閉幕式上,將命名第四批北京市科普基地,進行北京科普志愿服務總隊分團隊授旗、第五屆北京市優秀科普作品獎表彰等活動。

內容更豐富,形式更新穎,互動性趣味性更強

  與往年相比,今年的活動內容豐富,形式新穎,互動性、趣聞性進一步增強。較有特色的有: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漫游體驗軍事科技——從冷兵器到信息化”國防科技展覽;中國林科院舉辦的“林業科技周系列活動”;團中央舉辦的“太空魚探秘科普實驗”;市衛生局舉行的“北京市2011年健康科普寫作、創作、創意大賽”;市經信委、市科協等組織的第八屆北京百萬家庭數字生活技能大賽;市婦聯舉辦的“巧手慧心 牽手網絡”女性企業網絡營銷推廣活動;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組織的“低碳生活動漫科普展”。

    此外,還有少年科學畫報雜志社組織的“像法布爾一樣去觀察”;中關村二小組織的“開心農場快樂農夫”;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舉辦的“十媒體聯動知識競賽答題”活動;北京學習科學學會組織的“倡導低碳出行 建設綠色北京”城市穿越活動和“災難來了,我不怕”友善用腦拓展訓練活動;北京老年癡呆防治協會舉辦的“防治老年性癡呆”大型義診;北京聽力協會舉辦的“科技助殘”主題活動;北京自然博物館組織的“城市里的水---科技活動社區行”;北京市順義區漢石橋濕地自然保護區辦公室組織的“關愛濕地、關愛鳥類科普活動”;北京電力展示廳主辦的“聚焦綠色電力 電靚美好生活”科普活動等。

  值得一提的是,“穿在身上的科技”服裝科技主題展5月17日將在西單科普畫廊開幕。展覽分為“活力”、“舒適”、“安全”、“時尚”、“低碳”五個主題展區,從民眾關注的服裝元素入手,深入挖掘服裝領域的科技創新要素,通過時尚性展示、趣味性互動等多種形式,呈現異彩紛呈的服裝科技,傳播服裝安全科學理念,倡導綠色著衣的生活方式,帶給參觀群眾一場頗具特色的科普大餐。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