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開始在45家三級醫院發放醫聯碼,年底前全市50家三級醫院及11家遠郊區縣區域醫療中心都將發放。有了這個醫聯碼,也就是條形碼,非醫;颊呔湍茏弑楦鞔筢t院,再也不用在每家醫院都辦就診卡了。
本市已向全市參加醫保人員發放了社?,未來這張卡將成為醫保患者就診的“一卡通”。同時,本市還有大量外地患者、新農合患者等,這部分患者約占本市三級醫院門診量的40%,他們就醫的“一卡通”就是醫聯碼。拿到這張條形碼后,患者在一家醫院看病時填寫的個人信息到另一家醫院只要“掃”一下就能調出來。隨著醫聯碼的推廣和使用,未來將取代就診卡。
市衛生局昨天透露,醫聯碼已經發放了40萬張。目前醫聯碼只能將患者信息收集到市級平臺,待各家醫院信息系統改造后,將會實現不同醫院之間患者的信息互通。醫聯碼采集的信息涵蓋了45項門診信息和住院病歷首頁信息,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齡、性別,基礎性疾病、曾經在北京地區哪家醫院接受過治療等,這些信息可供接診醫生在診療時參考。
另據了解,今年年底前,“新社區衛生服務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將在全市32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啟用。目前10個區縣的9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經用上了這套信息系統。未來社區信息系統將與大醫院的電子病歷實現共享,屆時,患者就能擁有一個完整的生命全周期的電子健康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