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實驗,終于不用等那么久了!”6月16日,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以下簡稱“北京國檢局”)對在中關村(000931,股吧) 開展的進境動植物生物材料檢驗檢疫改革試點情況進行了通報,進境動植物生物材料實施縮短審批時間、延長檢疫許可證書有效期等5項試點措施的出臺,為生物醫 藥企業、科研機構節省了大量的寶貴科研時間。至此,中關村的企業、科研單位,已經在生物試劑、生物材料等多方面擁有了多條綠色通道。
生 物產業是國家“十二五”規劃明確的重點發展方向,我國生物產業面臨全球范圍內的激烈競爭。生物產業企事業單位生產研發過程中所需的動植物生物材料的進口速 度成為決定各企事業單位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之一。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及實施條例,生物產業發展過程中許多動植物生物材料需要進行嚴 格的檢驗檢疫后方可進境使用,因此,傳統的動植物生物材料檢驗檢疫監管制度已經越來越難適應高速發展的生物產業的要求。
“我們曾經從國 外進口了一對老鼠,走完報關、審批和運輸流程后時間就耗掉了半年,這對老鼠已經過了"更年期",完全失去了實驗價值,之前的努力全都變成了一場空啊!”回 想起兩年前那次因為報關、審批、運輸時間太長導致的科研進度延誤,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所長助理黃松仍然心有余悸。而在新政策下,估計從確定進口到使用最快 僅需要20天時間,能夠保證科研人員第一時間用上最“新鮮”的生物實驗材料。
此外,黃松告訴記者,生物實驗材料中的線蟲和果蠅,壽命僅 有20天左右,國內研究主要用它們產的卵培育實驗品,可是在繁復的審批過程中,線蟲和果蠅連合適的產卵環境都無法保證,實驗的科學性大打折扣,現在審批范 圍內的動植物生物材料時間僅為3個工作日,為科研人員贏得了充裕的時間。
據悉,之所以能夠實現“加速”,是主管部門通過簡化低風險動植 物生物材料檢疫審批、現場查驗及后續監管模式,對同類進境生物材料進行分批核銷、一個許可證可以辦理多次進口以避免大量重復工作等創新服務方式實現的。今 后,北京國檢局還將推進中關村檢驗檢疫“一站式”服務,在中關村區域內具備檢驗檢疫查驗及監管條件后,將檢驗檢疫報檢、查驗、后續監管等職能工作全部調整 到中關村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