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政策 > 正文

中關村政策首次“落戶”西部 將給綿陽帶來什么?

日期:2014-10-19  來源:華西都市報(成都)
[字體: ]

本次國家三部委同意綿陽科技城,比照執行中關村政策,是中關村政策首次“落戶”西部。這將給綿陽帶來哪些利好因素?記者就此走訪了四川省、綿陽市兩級科技主管部門,以及相關科研院所和企業。

自主權 最大限度為巨人“松綁”

科技城范圍內中央級事業單位,可自主處置價值800萬元以下的科技成果。科技成果價值在800萬元以內的收益全留歸單位,超過800萬元少于5000萬元的收益90%留歸單位。

“過去對于科技成果怎么處置,我們自己說了不算,大家的積極性也就沒那么強。”比照中關村政策實施的第一條,就是中央級事業單位成果處置權和收益權改革試點,對此,中國兵器工業第58研究所副所長謝勇相當興奮,“這幾乎就把我們的手腳完全放開了。”

中央級的大型軍工科研機構,是綿陽的核心優勢與特色,也是其科技力量最強的所在。綿陽走軍民融合特色自主創新路子的關鍵,在于充分調動和激發這些單位及其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產生強大的內生動力。

除了提高科技成果處置的自主權,中關村政策還在科技成果獎勵、科技項目經費使用等方面,為綿陽的科技巨人們“松綁”。

在綿陽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周鈺看來,激勵機制的破題,將使這些中央級科研院所在能量釋放的同時,進一步增加其推進軍民融合的主動性。

積極性 最大范圍聚集創新要素

高新技術企業相關技術人員獲得本企業給予的以股份或出資比例等股權形式的獎勵,一次繳納個人所得稅可以在5年內分期繳納。

“太給力了,這絕對是意外的驚喜!”中視迪威激光顯示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彥民,應邀來參加科博會的最后一個活動,沒想到卻得到了他最需要的信息—員工獲得股權獎勵,個人所得稅可分期繳納。

這家從北京遷來的高新技術企業,是四川為數不多的幾家從事激光顯示的公司,目前正處于產業化的關鍵階段,“前景非常好,但最頭痛的是怎么把人才招到綿陽來。”

給員工股份,本來是一個好辦法,但操作起來很難實現。“我給他500萬元的股權,股份還沒變現,他就需要一次性繳納個人所得稅100多萬元,怎么可能?”比照中關村政策執行后,高新技術企業技術人員,獲得股權獎勵,可以在5年內分期繳納個人所得稅。

 

 

稅收試點相關政策,是比照執行中關村政策的亮點。除了對股權獎勵的相關規定外,政策還規定將高新技術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比例由2.5%提高到8%,以鼓勵企業加大對員工教育培訓的投入。

陳彥民認為,此舉將使企業和技術人員的創新熱情,一并提高。

比照執行中關村政策的效應,不僅在于政策。“而是吸引更多的企業、院所、人才來到綿陽,最大范圍聚集創新要素。”據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透露,下一步有關部門還將和綿陽市一道,細化相關政策,梳理出符合綿陽發展需要的,具有軍民融合特色的政策清單。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